|
|
|
本文件資料來源:〔臺灣省加強自然生態保育工作專輯-蓋班鬥魚生態與復育〕 台中縣山城生態環境維護協會 (大甲溪生態環境維護協會) 印行 台 中 縣 政 府 農 業 局 補助 [ 依據台中縣政府86.02.17八五府農技字第039485號函 ] ▲回到索引
研究人員:
* 詹見平 台中縣新社鄉東興國民小學校長 * * 吳世霖 台中縣新社鄉東興國民小學教導主任 * * 吳世能 台中縣新社鄉東興國民小學總務主任 * * 陳瓊如 台中縣石岡鄉土牛國民小學教師 *
本 會 承 台 灣 省 政 府 農 林 廳 及 臺 中 縣 政 府 補 助, 進 行 蓋 斑 鬥 魚 復 育 及 保 育 研 究 , 自 1991 年起 調 查 分 佈 現 況 及 進 行 復 育 可 行 性 評 估 研 究 , 1992 年 起 開 始 進 行 復 育 及 保 育 工 作 , 自 1994 年 起 進 行 野 放 嘗 試 , 截 至 本 ( 1997 ) 年 止, 已 略 有 成 果 , 尤 其 本 縣 原 本 沒 有 本 種 之 處 , 現 在 已 有 數 點 存 活 成 績 可 觀 ,
本 縣 近 年 來 野 放 、 擴 散 地 點 為 :
1.大林國小附近二處。 2.東興國小附近二處。 3.下水底寮附近一處。 4.新社鄉公所附近一處。 5.中科國小附近二處。 6.自由國小烏石坑分校附近一處。 7.東勢國小附近一處。 8.土牛國小附近二處。 9.石岡國小附近一處。 10.東寶國小附近一處。 11.永安國小附近一處。 12.大里國小附近一處。苗栗縣近年來野放地點為:
南投縣近年來野放地點為:
1.地利附近一處。
2.埔里附近一處。
新竹縣今年野放地點為:
1.竹東市附近一處。
|
|
一、緣起:
蓋 斑 鬥 魚 Macropodus opercularis ( Linnaeus ) 原 產 於 中 國 南 部 、 海 南 島 、 中 南 半 島 及 台 灣 , 1868年 由 P. Carbonier 氏 當 做 觀 賞 魚 移 入 法 國 , 此 後 即 傳 入 西 歐 、 南 北 美 與 日 本 。 台 灣 地 區 過 去 曾 廣 泛 分 佈 於 西 部 及 蘭 陽 溪 流 域 一 帶 之 中 低 海 拔 地 區 , 近 來 除 少 數 地 區 外 , 已 屬 罕 見 。 行 政 院 農 委 會 於1990年 八 月 卅 一 日 以 七 十 九 農 林 字 第9030373A號 公 告 , 將 之 列 入 「 珍 貴 稀 有 保 育 類 野 生 動 物 」( Rare valuable species ) 予 以 保 護( 農 委 會 ,1990 ) 。
鑑 於 此 , 於1991年 筆 者 等 著 手 調 查 「 蓋 斑 鬥 魚 」 的 分 佈 現 況 、 進 行 生 態 學 研 究 、 復 育 可 行 性 評 估 、 規 劃 保 護 區 可 行 性 評 估 等 分 析 , 期 望 能 為 蓋 斑 鬥 魚 尋 得 復 育 之 良 策 。
經 筆 者 等 於 民 國81、82、83等 三 年 來 蒙 臺 灣 省 政府 農 林 廳 補 助 經 費 研 究 , 已 尋 得 十 餘 處 處 野 外 仍 有 「 蓋 斑 鬥 魚 」 生 長 之 場 所 , 及 十 處 以 上 將 來 可 推 廣 繁 殖 之 場 所 , 並 已 開 始 嘗 試 野 放 , 對 復 育 工 作 成 功 之 機 會 已 顯 著 增 加 ; 此 外 又 蒙 臺 中 縣 政 府 補 助 經 費 編 印 「 蓋 斑 鬥 魚 生 態 與 復 育 」 專 輯 。
前 年 再 蒙 臺 中 縣 政 府 依84.03.28八 四 府 農 技 字 第 七 三 四 三 三 號 函 補 助 經 費 進 行 保 育 工 作 , 截 至 九 月 底 止 又 再 擴 散 十 二 處 , 對 臺 灣 地 區 之 蓋 斑 鬥 魚 之 生 存 及 繁 殖 已 大 為 提 昇 機 會 。
去 年 度 及 本 年 度 臺 中 縣 政 府 再 度 補 助 研 究 經 費 , 主 要 著 眼 於 魚 種 保 存 與 魚 苗 野 放 , 截 至 本 年 度 六 月 底 止 , 已 略 見 成 果 。
二、執行目的: 1、預期效益: 繪出最新之台灣地區蓋斑鬥魚分佈圖。 繼續報告蓋斑鬥魚之生態。 增設種魚繁殖池二池。 擴散蓋斑鬥魚:台中縣十二處、南投縣一至二處。 找出蓋斑鬥魚之最佳繁殖條件;設法提高產卵率、孵化率及成活率。 野塘放流。 2、本年度計畫目標: 繼續深入調查台灣的蓋斑鬥魚分佈 復育及保育台灣的蓋斑鬥魚。 除已知的地點外,再尋找適合復育蓋斑鬥魚之場所。 尋找最適合蓋斑鬥魚繁殖的環境條件。 設法增進繁殖技術。 設法提高產卵卵數。 設法提高孵化率及成活率。 增設置種魚繁殖池。 於台中縣、苗栗縣、南投縣、新竹縣適合蓋斑鬥魚生存處放養魚苗。 鑑定各型是否同種?若為同種則實施混交,以增加「型」。 實地野放。
蓋 斑 鬥 魚 的 研 究 史 有 助 於 瞭 解 前 人 努 力 的 經 過 , 同 時 可 藉 過 去 的 基 礎 找 尋 來 日 奮 鬥 的 方 向 ; 本 章 擬 就 國 內 外 關 於 蓋 斑 鬥 魚 的 研 究 簡 要 敘 述 。
一、國外的研究
蓋 斑 鬥 魚 早 在 1868 年 , 即 由 P. Carbonier 氏 當 做 觀 賞 魚 移 入 法 國 , 此 後 即 傳 入 西 歐 、 南 北 美 與 日 本 。
木 村 重 早 於 1937 年 發 表 中 國 產 鬥 魚 科 魚 類 研 究 , 為 最 早 的 有 關 鬥 魚 科 Anabantidae 魚 類 之 研 究 報 告 。
文 錫 禧 1981 年 發 表 「 香 港 的 淡 水 魚 類 」 , 報 導 香 港 之 鬥 魚 為 歧 尾 鬥 魚 Macropodus opercularis(Linnaeus ) , ( 列 入 攀 鱸 科 ) ; 另 提 及 中 國 鬥 魚 有 2 種 , 另 一 種 為 圓 尾 鬥 魚 ( M. chinensis ) 。
日 人 川 那 部 浩 哉 、 水 野 信 彥 於 1989 年 發 表 日 本 的 淡 水 魚 , 報 導 鬥 魚 科 魚 類 1 科 2 屬 2 種 , 分 別 為 中 國 鬥 魚 ( 圓 尾 鬥 魚 ) Macropodus chinensis 及 蓋 斑 鬥 魚Macropodus opercularis。 圓 尾 鬥 魚 之 原 始 分 佈 為 洛 東 江 以 西 之 朝 鮮 半 島 西 部 至 長 江 以 北 之 中 國 大 陸 。 日 本 則 於 1914 年 自 朝 鮮 半 島 移 入 , 目 前 於 日 本 已 分 佈 於 關 東 、 濃 尾 、 岡 山 、 新 瀉 、 長 野 各 地 且 能 自 然 繁 殖 。 蓋 斑 鬥 魚 自 然 分 佈 為 我 國 福 建 省 以 南 、 台 灣 、 東 南 亞 北 部 諸 島 。
二、國內的研究
陳 兼 善 於 1969 年 撰 「 臺 灣 脊 椎 動 物 誌 」 報 導 臺 灣 地 區 產 鬥 魚 科 2 屬 2 種 , 分 別 為 攀 木 魚 Anabas scandens ( DALDORF ) 及 鬥 魚 Macropodus viridiauratusLACEPEDE,Polyacanthus operculatus (L.) 及 M. filamentosus OSHIMA 均 為 後 者 異 名 。 陳 氏 認 為 攀 木 魚 分 佈 於 華 中 、 華 南 、 海 南 島 及 台 灣 。 而 鬥 魚 在 台 灣 之 分 佈 為 : 台 北 、 台 中 、 羅 東 , 而 在 世 界 之 分 佈 則 未 提 及 。
曾 晴 賢 於 1986 年 發 表 臺 灣 的 淡 水 魚 , 報 導 鬥 魚 科 1 科 3 屬 3 種 , 分 別 為 蓋 斑 鬥 魚 Macropodus opercularis ( LINNAEUS ) 、 攀 鱸 Anabas testudineus ( BLOCH ) 及 三 星 鬥 魚 Tricogaster trichopterus ( PALLAS ) 。
沈 世 傑 、 曾 晴 賢 、 熊 致 遠 等 1991 年 探 討 臺 灣 地 區 病 媒 蚊 防 治 用 土 產 魚 類 的 調 查 魚 類 發 現 : 蓋 斑 鬥 魚 為 病 媒 蚊 的 最 佳 剋 星 ; 同 時 引 用 前 人 文 獻 指 出 蓋 斑 鬥 魚 原 產 於 中 國 南 部 、 海 南 島 、 中 南 半 島 及 台 灣 ( 包 括 琉 球 ) 。 在 臺 灣 之 分 佈 則 在 中 央 山 脈 以 西 ( 包 括 蘭 陽 地 區 ) 之 中 低 海 拔 一 帶 , 原 本 廣 泛 分 佈 , 但 在 1991 年 該 調 查 顯 示 , 僅 剩 下 少 數 地 區 尚 有 點 狀 分 佈 。
行 政 院 農 委 會 於 1990 年 八 月 卅 一 日 以 七 十 九 農 林 字 第 9030373A 號 公 告 , 將 之 列 入 「 珍 貴 稀 有 保 育 類 野 生 動 物 」 ( Rare valuable species ) 予 以 保 護 。
筆 者 等 自 1991 年 起 依 據 台 灣 省 政 府 農 林 廳 80.9.26. 八 十 農 技 字 第 8454 號 函 補 助 , 調 查 台 灣 地 區 蓋 斑 鬥 魚 的 分 佈 現 況 、 進 行 生 態 學 研 究 、 復 育 可 行 性 評 估 、 規 劃 保 護 區 可 行 性 評 估 等 分 析 , 期 望 能 為 蓋 斑 鬥 魚 尋 得 復 育 之 良 策 。 經 筆 者 等 一 年 來 之 努 力 , 已 尋 得 9 處 野 外 仍 有 「 蓋 斑 鬥 魚 」 生 長 之 場 所 , 及 十 處 以 上 將 來 可 推 廣 繁 殖 之 場 所 , 並 於 1992 年 6 月 提 出 「 台 灣 地 區 蓋 斑 鬥 魚 生 態 及 復 育 評 估 研 究 」 報 告 。
1992 年 7 月 起 ,農 林 廳 繼 續 依 據 81.8.27. 八 一 農 技 字 第 七 八 二 六 號 函 補 助 大 甲 溪 生 態 環 境 維 護 協 會 由 筆 者 等 進 行 蓋 斑 鬥 魚 復 育 及 保 育 工 作 , 迄 1993 年 6 月 底 止 又 另 尋 得 三 處 野 外 有 蓋 斑 鬥 魚 之 處 , 得 知 台 灣 尚 有 12 處 野 外 尚 有 本 種 魚 類 , 自 1995 年 起 , 本 種 的 復 育 、 保 育 研 究 經 費 改 由 臺 中 縣 政 府 補 助 , 經 多 年 調 查 , 又 找 到 宜 蘭 等 地 仍 有 部 份 種 魚 , 對 復 育工 作 更 為 有 利 , 目 前 本 項 工 作 仍 在 進 行 之 中 。
蓋斑鬥魚之地理分布圖▲回到索引
重要工作項目預定 | 工作比重﹪ | 預定進度 | 八 十 五 年 | 八 十 六 年 | 備註 | ||
07--09月 | 10--12月 | 01--03月 | 04--06月 | ||||
蓋斑鬥魚分布調查 | 20 | 工作量或內容 | 第一季野外調查 | 第二季野外調查 | 第三季野外調查 | 第四季野外調查 | |
累計百分比 | 10﹪ | 40﹪ | 70﹪ | 100﹪ | |||
蓋斑鬥魚生態學研究 | 20 | 工作量或內容 | 現存區生態學研究 | 現存區生態學研究 | 現存區生態學研究 | 現存區生態學研究 | |
累計百分比 | 10﹪ | 40﹪ | 70﹪ | 100﹪ | |||
設置種魚繁殖池。 | 20 | 工作量或內容 | 評估設置方式。 | 繪製設計圖。 | 開始建照。 | 效益評估。 | |
累計百分比 | 10﹪ | 40﹪ | 70﹪ | 100﹪ | |||
野放蓋斑鬥魚。 | 20 | 工作量或內容 | 實施復育放流。 | 實施復育放流。 | 實施復育放流。 | 實施復育放流。 | |
累計百分比 | 10﹪ | 40﹪ | 70﹪ | 100﹪ | |||
累計總進度 | 100 | 10﹪ | 40﹪ | 70﹪ | 100﹪ |
2、研究結果摘要:
一、 經 前 年 一 年 的 努 力 調 查 結 果 發 現 :
台 灣 的 蓋 斑 鬥 魚 分 佈 , 又 增 加 三 義 兩 處 、 龍 潭 一 處 、 大 溪 一 處 。 其 中 大 溪 之 蓋 斑 鬥魚 係 由 商 人 人 工 養 殖 , 數 量 約 有 10000 多 隻 。
本 年 度 野 外 調 查 , 再 度 於 宜 蘭 找 到 蓋 斑 鬥 魚 。 原 本 以 為 宜 蘭 之 蓋 斑 鬥 魚 已 絕 跡 , 依 本 年 度 調 查 結 果 顯 示 本 種 之 現 存 分 佈 區 再 度 包 含 蘭 陽 地 區 , 實 為 一 大 喜 訊 , 茲 將 蓋 斑 鬥 魚 現 存 區 圖 示 如 下 :
圖1 臺灣地區蓋斑鬥魚現存區分佈圖
二、復育及保育台灣的蓋斑鬥魚: ヾ去年尋得適合復育蓋斑鬥魚之場所有: 1.本縣新社鄉的慶西村、東興村、福興村等三處。 2.本縣大甲鎮的臨江路附近。 3.本縣潭子鄉的大富路附近。 ゝ今年再尋得本縣適合復育蓋斑鬥魚之場所有: 1.大安鄉永安國小附近的野塘一處、野溪一處。 2.龍井鄉龍井火車站附近野塘一處。 3.清水鎮西寧國小附近野塘一處。 4.清水鎮高美國小附近野溪一處。 5.石岡水壩附近野塘一處。 6.石岡鄉上土牛附近野塘二處( 東豐大橋上游 )。 7.新社鄉下水底寮附近野溪二處。 8.新社鄉福興村附近野溪一處。 9.新社鄉崑山村附近野塘一處。 10.新社鄉麻竹坑--福民附近野塘一處。 11.東勢鎮上段附近野塘二處。 12.東勢鎮石城附近野溪一處。 12.和平鄉烏石坑附近野塘一處。 14.和平鄉橫流溪附近野溪一處。 以上18處在環境上均為本年度新尋得適合實施野放的場所,茲將本縣適合野放蓋斑鬥魚之場所圖示如下:
圖2 臺中縣適合野放蓋斑鬥魚地區分佈圖
ゞ野放復育:近年本縣野放、擴散地點為: 1.大林國小附近二處。 2.東興國小附近二處。 3.下水底寮附近一處。 4.新社國中附近一處。 5.中科國小附近二處。 6.自由國小烏石坑分校附近一處。 7.東勢國小附近一處。 8.土牛國小附近二處。 9.石岡國小附近一處。 10.東寶國小附近一處。 11.永安國小附近一處。 12.大里國小附近一處。 苗栗縣近年來野放地點為: 1.內灣國小附近一處。 2.雙連國小附近一處。 南投縣近年來野放地點為: 1.地利附近一處。 2.埔里附近一處。 新竹縣今年野放地點為: 1.竹東市附近一處。 以上共計21處,使臺灣地區之蓋斑鬥魚之生存及繁殖已大為提昇機會,茲將近年來,本會復育及野放蓋斑鬥魚各分佈點圖示如下:
圖3 近年來本會復育及野放蓋斑鬥魚各分佈點圖
々最適合蓋斑鬥魚繁殖的環境條件為:
1.酸鹼度7.0--7.2。 2.水溫攝氏28度--32度。 3.無農藥、肥料污染處。 4.流速緩慢處。 5.富含草履蟲等浮游生物處。
新尋得飼養魚苗之餌料為綠水--以花寶一號或四號稀釋千分之一培養綠水,待水轉成深綠色時再將仔魚放入,可提高存活率。 各型鑑定: 過去曾經發現蓋斑鬥魚自外形觀察有些許差異,經委請清華大學曾晴賢博士以分子生物技術分析結果,確定各型之DNA相近,實為同
一種,亦即為 Macropodus opercularis 。因此,本年度起,為防止「基因劣化」,已將各型混交,且都能繁殖子代,可確定均為同一個種無誤
。 「型」增加: 依據曾博士鑑定結果確定台灣現生種「各型」之「蓋斑鬥魚」( 臺灣鬥魚 )均為同一種,本年度起即混交繁殖,使得臺灣鬥魚各 型增加,
增加的「型」為:
1.食水嵙型♂--三義型♀的混生型。 2.三義型♂--食水嵙♀的混生型。 3.食水嵙型♂--嘉義型♀的混生型。 4.嘉義型♂--食水嵙型♀的混生型。 5.食水嵙型♂--北埔龍潭型♀的混生型。 6.北埔龍潭型♂--食水嵙型♀的混生型。 以上計增加6型。 |
|
い增設置種魚繁殖池二處--東興村二處。
編號 | 野放地點 | 原有數量 | 本年度數量(隻) |
|
1. | 大林國小附近 | 0 | 300 | 有保護 |
2. | 大林國小附近 | 0 | 20 | 無保護 |
3. | 東興國小附近 | 0 | 300 | 有保護 |
4. | 東興國小附近 | 0 | 30 | 無保護 |
5. | 下水底寮附近 | 0 | 40 | 賀伯颱風來襲後被沖走 |
6. | 新社國中附近 | 0 | 120 | 有保護 |
7. | 中科國小附近 | 0 | 350 | 有保護 |
8. | 中科國小附近 | 0 | 120 | 有保護 |
9. | 自由國小烏石坑分校附近 | 0 | 340 | 人跡罕至 |
10. | 東勢國小附近 | 0 | 20 | 初放、有保護 |
11. | 土牛國小附近 | 0 | 450 | 有保護 |
12. | 土牛國小附近 | 0 | 120 | 有保護 |
13. | 石岡國小附近 | 0 | 150 | 有保護 |
14. | 東寶國小附近 | 0 | 12 | 無保護,被農夫毒福壽螺毒死 6隻 |
15. | 永安國小附近 | 0 | 12 | 無保護 |
16. | 大里國小附近 | 0 | 250 | 有保護 |
17. | 內灣國小附近 | 0 | 30 | 有保護 |
18. | 雙連國小附近 | 0 | 150 | 無保護 |
19. | 地利附近一處 | 0 | 12 | 初放、無保護 |
20. | 埔里附近一處 | 0 | 12 | 初放、無保護 |
21. | 竹東市附近 | 0 | 120 | 初放、有保護 |
|
0 | 2958 |
〔肆、檢討與建議〕:
( 一 )檢討:
1、蓋斑鬥魚現存區及多處適合重新復育蓋斑鬥魚之棲地,對復育工作常樂觀。 2、從水溫、酸鹼度、溶氧、水深、流速及水域面積大小、食性等方面分析可發現: 如無人為干擾,蓋斑鬥魚對環境適應能力本為極強;照理說,蓋斑鬥魚( 臺灣鬥魚 )在台灣應可大量繁衍才對。然而從現存分佈均屬水源
區之現象可印證一般民眾所述「蓋斑鬥魚怕農藥及除草劑」應極可能!唯因其屬珍貴稀有的保育種魚類,筆者等不能以實驗方法來驗證,此
疑點留待日後復育成功時再做交代;目前最重要的工作是進行復育,復育放流則應避開使用農藥、除草劑 ......等之危險區。 3、本計畫近年來嘗試野放及擴散,已使臺灣鬥魚現存區至少已增加21處以上,已使本種的保存機率大為提昇。其中已有數個野放點
,繁殖數量穩定、良好,可成為將來繼續實施野放的「種魚供應中心」。 4、本年度繼續實施田野調查發現:蓋斑鬥魚( 臺灣鬥魚 )的野外現存區( 例如:三義附近等 ),有許多不肖之徒進入捕捉後違法出售圖利
,使得原本數量已不多之野塘,數量減少更遽;若不有效制止,該處有斷絕魚源之虞,實為本種保育之一大隱憂。 5、本年度委請專家鑑定結果,確定臺灣現存各型之蓋斑鬥魚為同一種。
6、本年度於實驗室將食水嵙型、三義型及嘉義型等交叉混交,均能產生子代,不但「型」已增加,且可「避免基因劣化」,本點對將
來 復育相當重要。 7、迄本年度止,本計畫已將各型蓋斑鬥魚擴散21處,使其存活機會大為提昇。但有保護之處,效果較好,野外則需再觀察數年。 8、迄本年度止,本計畫已使蓋斑鬥魚增加將近3000隻,若能再繼續野放,相信數量將會快速增加。 ( 二 )建議: 1、立即劃定「蓋斑鬥魚保護區」。 2、大量增設種魚繁殖池量產。 3、成立「種魚供應中心」。 4、擴大野放復育蓋斑鬥魚。 5、透過學校復育:由農業局提供種魚及飼料供學校飼養、復育。 6、盡速將蓋斑鬥魚列入各級學校教材。 7、拍攝蓋斑鬥魚生態錄影帶專輯並製作成「多媒體光碟」。 8、繼續將各「型」混交,產生新子代,「避免基因劣化」。
▲回到索引
蓋 斑 鬥 魚 原 始 分 佈 於 中 國 華 南 地 區 、 中 南 半 島 、 琉 球 以 及 臺 灣 一 帶 , 在 臺 灣 , 本 種 原 本 廣 泛 的 分 佈 於 中 央 山 脈 以 西 的 丘 陵 及 平 原 地 區 , 1950 年 以 前 到 處 都 有 牠 的 蹤 跡 ; 臺 灣 自 從 工 業 開 發 之 後 , 經 濟 起 飛 之 後 , 水 田 減 少 、 野 塘 日 漸 消 失 , 使 得 本 種 賴 以 生 存 的 棲 地 嚴 重 減 少 , 加 上 農 藥 、 除 草 劑 的 使 用 , 為 本 種 生 存 的 最 大 威 脅 。
依 據 近 年 來 的 研 究 結 果 顯 示 : 本 種 對 於 環 境 要 求 並 不 嚴 苛 , 生 命 力 也 很 強 韌 , 其 繁 殖 採 用 雄 魚 護 卵 的 保 護 策 略 , 在 無干 擾 的 自 然環 境 中 ,繁 殖 能 力 甚 強 , 如 果 有 適 合 的 「 棲 地 」 , 保 育 本 種 並 不 困 難 ; 因 此 , 如 要 保 護 本 種 ,當 務 之 急 是 「 保 護 棲 地 」 。
目 前 本 研 究 保 存 部 份 臺 灣 各 地 的 種 魚 , 包 括 -- 南 港 型 、 北 埔 龍 潭 型 , 三 義 型 、 食 水 嵙 型 ( 臺 中 型 ) 、 嘉 義 型 、 臺 南 型 、 宜 蘭 型 等 , 委 請 清 華 大 學 生 命 科 學 系 曾 晴 賢 博 士分 析 結 果 顯 示 , 各 型 之 間 DNA 差 異 甚 小 , 確 定 均 為 同 一 種 無 誤 。 然 而 , 各 型 原 本 分 佈 於 不 同 地 區 , 血緣 較 遠 , 對 復 育 相 當 有 益 。
本 種 的 生 態 、 習 性 以 及 繁 殖 方 法 已 大 致 瞭 解 , 食 物 、 餌 料 的 取 得 與 控 制 也 不困 難 , 難 的 是 : 野 外 的 棲 地 若 無 保 護 , 很 快 就 遭 受 人 為 干 擾 , 甚 至 破 壞 ! 因 此 , 我 們 極 力 呼 籲 成 立 本 種 的 保護 區 極 為 重 要 !
截 至 本 年 度 止 , 本 計 畫 已 將 本 種 擴 散 到 2 1 處 以 上 , 概 估 共 復 育 出 至 少 3 0 0 0 隻 以 上 , 已 經 大 有 助 益 。 ( 在 本 研 究 進 行 的 同 時 , 已 有 他 縣 市 某 水 族 業 者 已 繁 殖 上 萬 隻 本 種 ) 然 而 , 一 種 物 種 一 旦 減 少 或 是 消 失 , 一 定 有 其 背 景 因 素 ,本 種 減 少 的 最 大 致 命 傷 就 是 -- 棲 地 消 失 ( 其 實 國 內 其 他 各 種 保 育 類 生 物 大 部 份 亦 是 如 此 ) , 在 實 驗 室 或 人 工 控 制 的 環 境 下 保 有 本 種 , 復 育 只 算 成 功 了 一 半 ; 期 望 本 種 能 在 臺 灣 恢 復 往 日 的 丰 采 , 廣 泛 的 分 佈 於 臺 灣 原 存 各 地 , 這 樣 才 能 算 是 真 正 成 功 ; 我 們 還 有 好 長 的 路 尚 待 努 力!
中文部份:
文錫禧,1981;香港的淡水魚類,香港市政局。 行政院農委會,1990;八月卅一日以七十九農林字第9030373A號公告。 沈世傑、曾晴賢、熊致遠,1991;臺灣地區病媒蚊防治用土產魚類的調查研究,台灣大學動物研究所。 陳兼善,1969;台灣脊椎動物誌( 上冊 ),商務印書館。 陳兼善( 于名振增訂 ),1993( 二刷 );台灣脊椎動物誌( 中冊 ),商務印書館。 曾晴賢,1986;臺灣的淡水魚,台灣省政府教育廳。 曾晴賢,1990;臺灣淡水魚(Ⅰ),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詹見平,1990;大甲溪魚類生態調查報告,台中縣新社鄉大林國民小學。 詹見平、吳世霖,1992;台灣生物地理區南北過渡區的魚類生態,中國水產月刊第 478期,p.5--p.59。 詹見平、吳世霖、陳瓊如,1992;臺灣地區蓋斑鬥魚生態及復育評估研究,臺中縣山城生態環境維護協會( 大甲溪生態環境維護協會 ) 詹見平、吳世霖、陳瓊如,1993;蓋斑鬥魚( 台灣鬥魚 )保育,臺中縣山城生態環境維護協會( 大甲溪生態環境維護協會 ) 詹見平、吳世能,1994;蓋斑鬥魚生態與復育,臺中縣山城生態環境維護協會( 大甲溪生態環境維護協會 ) 詹見平,1994;大甲溪魚類誌,臺中縣立文化中心。 詹見平、吳世霖、張維佐,1996;溪流魚類,臺中縣政府。
日文部份: 木村重,1937;中國產鬥魚科魚類研究,上海自然科學研究所彙報,7(3):47-70。 川那部浩哉、水野信彥,1989;日本 淡水魚,山シ溪谷社, 719頁。
西文部份: Tzeng, C. S. ,1986;Distribution of the freshwater fishes of aiwan. Jour. Taiwan Mus. 39(2):127-146.
發 行 人:吳鎮坤 研究著作:詹見平 吳世霖 陳瓊如 攝 影:詹見平、吳世霖 出 版:台中縣山城生態環境維護協會 (大甲溪生態環境維護協會) 地 址:臺中縣東勢鎮中山路 2號一樓 電 話:(04)25887538 編 輯:陳瓊如 電腦排版:吳世霖 承 印:台中縣山城文化事業社 地 址:台中縣東勢鎮中山路 2號一樓 電 話:(04)25877507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