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紅樹林的消失-開發速度比紅樹林長得還快

回首頁

  台灣早年西部沿海遍布的紅樹林,經過數百年的變遷,至民國八十四年,只剩下大約二百八十公頃而已,而且都只呈零星的點狀分布,展望前景似乎也並不樂觀。紅樹林「國寶」的光環,似乎並未使破壞的腳步減緩,反有變本加厲的趨勢。 綜觀紅樹林的大量消失的主因,涉及社會會結構、利用方式、經濟行為及心理各層面。以往農業時代砍伐紅樹林是以薪材需求為主,而今則以開發海埔地、工業區、港口、魚塭為主。整體環境的劣化,是紅樹林在台灣迅速消失的主因。
1.港口、工業區、電廠、海埔地等之開發
台南科學園區的開發 對四草地區的紅樹林
造成極大的破壞
東石海埔地的開發將紅樹林砍掉十餘公頃
  因開發而剷除紅樹林更是紅樹林消失的另一大主因。近幾十年,台灣西部沿海海埔新生地的開發,已將台灣最精華的紅樹林破壞殆盡。民國七十四年嘉義東石海埔地的開發,將嘉義東石最精華的十餘公頃紅樹林砍除,其後嘉義縣政府又提出萬公頃海埔地,範圍直達外傘頂洲的深水港等計劃,直接威脅到東石以北北型厝、新結莊的紅樹林,現在東石沿海三十餘公頃的紅樹林已經完全消失
東石沿海30餘公頃海茄苳、水筆仔、五梨跤紅樹林已經完全消失 (攝於1992)。
 

  高雄縣的永安、竹滬,附近以往曾滿布紅樹林,該地有許多地名如烏樹林、茄萣,都與紅樹林有關(當地人稱紅樹林為茄萣),興達港興建後,現只剩下五公頃左右,零星分布於竹滬、永安、阿公店溪河道兩邊,現在隨著魚塭水泥化、建築用地的開發,前景極不樂觀。

  台南縣北門鄉瀉湖內,原有六十公頃紅樹林,面積與竹圍水筆仔紅樹林相當,為台灣最大的海茄苳純林,但因開發北門海埔地而被砍除。曾文溪口南北岸防風林內與台南四草,為欖李最主要的生育地,可以收集大量種苗以為復育之用。但附近沙洲為七股工業區預定地,將建設七輕及大煉鋼廠,大量開挖的結果,必將對周圍的環境造成極大的改變與威脅。

  高雄港灣原來是台灣紅樹林分佈的中心,台灣六種紅樹林植物高雄就可以找到五種,原來高雄灣在日據時代被指定為天然紀念物,非科學研究不得砍伐,然自光復以來不斷的擴港工程,使高雄灣的紅樹林不斷消失,最後一片紅樹林在民國七十五年被砍除。高雄港灣現僅在旗津半島旗津國中後方私人土地留存的十餘棵海茄苳與欖李老樹。該地已被劃入公園預定地,不久之後,這些台灣最老的紅樹林也將化為一片水泥。

   
2.蚵貝類養殖與紅樹林爭地
雲林縣金湖海茄苳紅樹林,現已成為魚塭
  紅樹林由於盛名之累,一些開發單位為了怕被保育人士批評,並不直接將紅樹林砍掉,而是先在外圍築海堤將紅樹林圈圍起來,阻斷了紅樹林賴以生存的潮水。如此長期淹水而將紅樹林浸死,等紅樹林逐漸衰弱枯死後,開發單位自可順理成章的將其砍除,此種築堤浸死的方法,曾在台北竹圍、雲林縣金湖、嘉義縣布袋上演過。竹圍地區當年因學界抗議毀除土堤,而使紅樹林得以保全。嘉義縣布袋則因紅樹林聯誼會等地方保育團體極力抗爭,終於使台鹽讓步,將堤岸上的水閘打開供海水進出,才圖保留了紅樹林的一線生機。 而雲林縣金湖的紅樹林就沒有那麼幸運。金湖殘存的海茄苳紅樹林於七十六年被砍除開發魚塭後,整個雲林沿海再也看不到整片紅樹林。
 
3.魚塭經營方式改變,漁民不再倚重紅樹林的固岸與禦寒功能
台南四鯤鯓魚塭旁推土機正將紅樹林推倒
高雄永安魚塭旁被砍伐的海茄苳
 
4.沿海居民不再依賴紅樹林提供薪材、染料等。
5.沿海地區地層嚴重下陷
嘉義朴子溪口南岸紅樹林(攝於1986)
嘉義朴子溪口南岸紅樹林因地層下陷而被浸死
(攝於1992)。
高雄永安竹滬紅樹林因地層下陷而被浸死。
垃圾污染對紅樹林也造成極大的傷害
(攝於台北竹圍)
  台灣西部沿海遍布養殖魚池,超抽地下水的結果,使彰化、雲林、嘉義、台南、屏東等縣的沿海地區地層下陷極為嚴重,紅樹林雖耐水浸,但仍必須依賴一天兩次的漲退潮,讓根系露出水面以進行氣體交換。地層下陷使紅樹林長期浸泡在水中,造成整片紅樹林衰退,甚至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