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植物

第一頁 第二頁 第三頁 第四頁 第五頁 第六頁 第七頁 第八頁 第九頁 第十頁

紫羊蹄甲

紫羊蹄甲

黃槐

黃槐

鐵刀木

F-021

F-022

F-023

F-024

F-025

鐵刀木

相思樹

相思樹

珊瑚刺桐

珊瑚刺桐

F-026

F-027

F-028

F-029

F-030

印度橡膠樹

印度橡膠樹

麵包樹

麵包樹

菩提樹

F-031

F-032

F-033

F-034

F-035

菩提樹

構樹

構樹

木棉

木棉

F-036

F-037

F-038

F-039

F-040

 

素材名稱

紫羊蹄甲(Bauhinia purpurea

攝影:沈競辰

觀察筆記

蘇木科。屬小喬木,枝被細毛。葉革質、闊心形,長9~13om,寬略超過長。總狀花序,花大而艷麗﹔萼佛焰苞狀,花瓣粉紅色。冬至早春開花。性喜高溫多濕,耐熱、耐旱、抗污染,土質不拘,排水要良好,日照宜充足。為觀賞樹種,其繁殖方式為播種、高壓、嫁接。

學習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數學、藝術與人文、語文、環境教育

素材名稱

紫羊蹄甲(Bauhinia purpurea

攝影:沈競辰

觀察筆記

蘇木科,原產於香港,別名香港櫻花,屬喬木,枝被細毛。葉革質、闊心形,長9~13om,寬略超過長。總狀花序,花大,艷麗芳香﹔萼佛焰苞狀,花瓣紫紅色,通常不結實。冬至早春開花,花紫紅色。性喜高溫多濕,耐熱、耐旱、抗污染,土質不拘,排水要良好,日照宜充足。為觀賞樹種,其繁殖方式為高壓、嫁接。紫羊蹄甲的葉子寬大而薄,容易起皺下垂。

學習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數學、藝術與人文、語文、環境教育

素材名稱

黃槐(Cassia glauca

攝影:沈競辰

觀察筆記

蘇木科,原產於西印度、斯里蘭卡、澳洲,屬小喬木。偶數羽狀複葉,小葉7∼9對、卵形,先端鈍或微凹,托葉狹,早落。偶數羽狀複葉,小葉7∼9對、卵形,先端鈍或微凹,托葉狹,早落。性喜高溫耐早,日照需充足,土質以排水良好之壤土或砂質壤土最佳。為觀賞樹種,其繁殖方式為播種、扦插。

學習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數學、藝術與人文、語文、環境教育

素材名稱

黃槐(Cassia glauca

攝影:沈競辰

觀察筆記

蘇木科,原產於西印度、斯里蘭卡、澳洲,屬小喬木。偶數羽狀複葉,小葉7∼9對、卵形,先端鈍或微凹,托葉狹,早落。偶數羽狀複葉,小葉7∼9對、卵形,先端鈍或微凹,托葉狹,早落。性喜高溫耐早,日照需充足,土質以排水良好之壤土或砂質壤土最佳。為觀賞樹種,其繁殖方式為播種、扦插。黃槐週年可開花,同時吸引蜂類前來傳粉。

學習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數學、藝術與人文、語文、環境教育

素材名稱

鐵刀木(Cassia siame

攝影:沈競辰

觀察筆記

蘇木科,原產於印度、泰國、斯里蘭卡、馬來西亞,屬落葉大喬木。羽狀複葉,小葉6~10對,紙質橢圓形,先端鈍或凹,長1.6~3.3cm。托葉微細,針形,早落。花頂生,圓錐花序。莢果扁平,長15~30cm。6~7月開花,花黃色。性喜高溫多濕,日照需充足,生性強健,只要土層深厚排水良好之土壤即可生長良好。為觀賞屬種、可當木材,繁殖方式為播種法。

學習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數學、藝術與人文、語文、環境教育

素材名稱

鐵刀木(Cassia siame

攝影:沈競辰

觀察筆記

蘇木科,原產於印度、泰國、斯里蘭卡、馬來西亞,屬落葉大喬木。羽狀複葉,小葉6~10對,紙質橢圓形,先端鈍或凹,長1.6~3.3cm。托葉微細,針形,早落。花頂生,圓錐花序。莢果扁平,長15~30cm。6~7月開花,花黃色。性喜高溫多濕,日照需充足,生性強健,只要土層深厚排水良好之土壤即可生長良好。為觀賞屬種、可當木材,繁殖方式為播種法。鐵刀木的花開於枝條先端,木材十分堅硬。

學習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數學、藝術與人文、語文、環境教育

素材名稱

相思樹(Acacia confusa

攝影:沈競辰

觀察筆記

含羞草科,原產台灣恆春半島,分佈菲律賓、印尼。高大喬木,初生葉為二回羽狀複葉,尋常葉為葉狀葉柄的假葉,假葉狹長,略微彎曲,兩端漸尖,縱脈五條。頭狀花序金黃色,直徑6-8公釐,莢果長5-10公分。種子7-8顆。木材為良好的炭薪柴,為台灣主要的造林樹種之一。

學習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數學、藝術與人文、語文、環境教育

素材名稱

相思樹(Acacia confusa

攝影:沈競辰

觀察筆記

含羞草科,原產台灣恆春半島,分佈菲律賓、印尼。高大喬木,初生葉為二回羽狀複葉,尋常葉為葉狀葉柄的假葉,假葉狹長,略微彎曲,兩端漸尖,縱脈五條。頭狀花序金黃色,直徑6-8公釐,莢果長5-10公分。種子7-8顆。木材為良好的炭薪柴,為台灣主要的造林樹種之一。相思樹的葉子為假葉,花為黃色頭狀花序。

學習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數學、藝術與人文、語文、環境教育

素材名稱

珊瑚刺桐(Erythrina x bidwillii

攝影:沈競辰

觀察筆記

蝶形花科,原產於熱帶美洲,屬落葉性喬木,株高約2-4公尺。葉三出,小葉呈菱形。春至秋季均能開花,總狀花序,頂生,其花軸較其他刺桐類長,約40-50公分。其功用除做庭園樹外,亦可盆栽。

學習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數學、藝術與人文、語文、環境教育

素材名稱

珊瑚刺桐(Erythrina x bidwillii

攝影:沈競辰

觀察筆記

蝶形花科,原產於熱帶美洲,屬落葉性喬木,株高約2-4公尺。葉三出,小葉呈菱形。春至秋季均能開花,總狀花序,頂生,其花軸較其他刺桐類長,約40-50公分。其功用除做庭園樹外,亦可盆栽。珊瑚刺桐的花為深紅色,常吸引鳥類前來吸花蜜。

學習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數學、藝術與人文、語文、環境教育

素材名稱

印度橡膠樹(Ficus elastica

攝影:沈競辰

觀察筆記

桑科,原產於印度,屬常綠大喬木。幹易生氣根。葉長10一30cm,有光澤,革質,長圓形或橢圓形,有小凸尖、脈平行與中肋成直角、全緣、新芽紅或粉紅色。隱花果長橢圓形,熟果紫黑色。園藝栽培變種多。樹液可製橡膠。4-6月開花,性喜高溫多濕,全日照、半日照均能成長,排水需良好,生性強健,耐旱、耐風,栽培土質選捍注不嚴。為觀賞樹種,其繁殖方式為播種、高壓。

學習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數學、藝術與人文、語文、環境教育

素材名稱

印度橡膠樹(Ficus elastica

攝影:沈競辰

觀察筆記

桑科,原產於印度,屬常綠大喬木。幹易生氣根。葉長10一30cm,有光澤,革質,長圓形或橢圓形,有小凸尖、脈平行與中肋成直角、全緣、新芽紅或粉紅色。隱花果長橢圓形,熟果紫黑色。園藝栽培變種多。樹液可製橡膠。4-6月開花,性喜高溫多濕,全日照、半日照均能成長,排水需良好,生性強健,耐旱、耐風,栽培土質選捍注不嚴。為觀賞樹種,其繁殖方式為播種、高壓。印度橡膠樹的頂芽由紅色的苞葉包裹,所以又名紅蠟燭。

學習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數學、藝術與人文、語文、環境教育

素材名稱

麵包樹(Artocarpus incisus

攝影:沈競辰

觀察筆記

桑科,原產於波里尼西亞、馬來西亞、大溪地,屬常綠大喬木,樹皮灰褐色。葉厚紙質,闊卵形,邊緣上部作羽狀淺裂、葉柄粗大,脫落後有明顯葉痕。花期4∼6月﹔花淡黃色、黃褐色,花單性,雌雄同株。複合果呈球形或橢圓形,深黃色,表面呈顆粒狀突起。性喜高溫多濕,日照宜充足,排水需良好,不拘土質,土質肥沃,成長迅速,不耐移植,尤其秋冬季應避免移植。可當觀賞樹木,亦為果樹,其樹幹可作為木材。繁殖方式為播種、根插及高壓。

學習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數學、藝術與人文、語文、環境教育

素材名稱

麵包樹(Artocarpus incisus

攝影:沈競辰

觀察筆記

桑科,原產於波里尼西亞、馬來西亞、大溪地,屬常綠大喬木,樹皮灰褐色。葉厚紙質,闊卵形,邊緣上部作羽狀淺裂、葉柄粗大,脫落後有明顯葉痕。花期4∼6月﹔花淡黃色、黃褐色,花單性,雌雄同株。複合果呈球形或橢圓形,深黃色,表面呈顆粒狀突起。性喜高溫多濕,日照宜充足,排水需良好,不拘土質,土質肥沃,成長迅速,不耐移植,尤其秋冬季應避免移植。可當觀賞樹木,亦為果樹,其樹幹可作為木材。繁殖方式為播種、根插及高壓。麵包樹的老葉常有深缺刻。

學習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數學、藝術與人文、語文、環境教育

素材名稱

菩提樹(Ficus religiosa

攝影:沈競辰

觀察筆記

桑科,原產於印度、緬甸、錫蘭。屬大喬木。葉卵狀圓形,先端尾狀披針形,柄長7.3∼10cm。7∼8月開花;隱花果成對腋生,無柄,暗紫色。性喜高溫多濕,日照需充足,土質不拘,只要表土深厚排水良好之地均能成長。為佛教神樹,一般作為觀賞用。其繁殖方式以扦插及高壓為主。

學習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數學、藝術與人文、語文、環境教育

素材名稱

菩提樹(Ficus religiosa

攝影:沈競辰

觀察筆記

桑科,原產於印度、緬甸、錫蘭。屬大喬木。葉卵狀圓形,先端尾狀披針形,柄長7.3∼10cm。7∼8月開花;隱花果成對腋生,無柄,暗紫色。性喜高溫多濕,日照需充足,土質不拘,只要表土深厚排水良好之地均能成長。為佛教神樹,一般作為觀賞用。其繁殖方式以扦插及高壓為主。菩提樹的果實為隱花果,成熟時為紅色,是很好的誘鳥植物。

學習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數學、藝術與人文、語文、環境教育

素材名稱

構樹(Broussonetia papyrifera

攝影:沈競辰

觀察筆記

桑科,別名鹿仔樹,原產於中國大陸南部、台灣,屬落葉中喬木,株高可達15公尺。葉卵形或掌狀分裂,先端尖,鋸齒緣。雌雄異株,雄花長穗狀。雌花頭狀花序,花柱絲狀。多花聚合果球形,熟果紅色。春季,雄花綠色,雌花紫紅色。性喜高溫多濕,日照及排水需良好。適潤之壤土或砂質壤土為佳。冬季落葉後整枝一次。為庭園觀賞樹種、樹皮纖維可製宣紙、其果實可食,為野外求生植物。其繁殖方式為播種、扦插。

學習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數學、藝術與人文、語文、環境教育

素材名稱

構樹(Broussonetia papyrifera

攝影:沈競辰

觀察筆記

桑科,別名鹿仔樹,原產於中國大陸南部、台灣,屬落葉中喬木,株高可達15公尺。葉卵形或掌狀分裂,先端尖,鋸齒緣。雌雄異株,雄花長穗狀。雌花頭狀花序,花柱絲狀。多花聚合果球形,熟果紅色。春季,雄花綠色,雌花紫紅色。性喜高溫多濕,日照及排水需良好。適潤之壤土或砂質壤土為佳。冬季落葉後整枝一次。為庭園觀賞樹種、樹皮纖維可製宣紙、其果實可食,為野外求生植物。其繁殖方式為播種、扦插。構樹的雄花靠風力傳布花粉。

學習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數學、藝術與人文、語文、環境教育

素材名稱

木棉(Bombax malabarica

攝影:沈競辰

觀察筆記

木棉科,原產於印度,落葉喬木。有時主莖有銳刺。掌狀複葉,小葉卵形或長橢圓形,全緣。春季2∼3月開花,花橙黃或橙紅色,花總梗腋生或近頂生,各梗花單生或叢生,先葉而開,萼革質,杯狀裂片,花瓣倒卵形,雄蕊筒裂成多束。蒴果5裂,裡面長有絹毛,種子藏於內。性喜高溫耐旱,日照需充足,栽培土質選擇不苛,只要土層深厚,排水良好之高燥地皆可栽植。一邊作為觀賞用,其果纖維可作棉絮。繁殖方式為播種及扦插。

學習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數學、藝術與人文、語文、環境教育

素材名稱

木棉(Bombax malabarica

攝影:沈競辰

觀察筆記

木棉科,原產於印度,落葉喬木。有時主莖有銳刺。掌狀複葉,小葉卵形或長橢圓形,全緣。春季2∼3月開花,花橙黃或橙紅色,花總梗腋生或近頂生,各梗花單生或叢生,先葉而開,萼革質,杯狀裂片,花瓣倒卵形,雄蕊筒裂成多束。蒴果5裂,裡面長有絹毛,種子藏於內。性喜高溫耐旱,日照需充足,栽培土質選擇不苛,只要土層深厚,排水良好之高燥地皆可栽植。一邊作為觀賞用,其果纖維可作棉絮。繁殖方式為播種及扦插。木棉花具有花瓣五枚,肉質,深紅色,為優美的觀賞樹木。

學習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數學、藝術與人文、語文、環境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