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與蛾
第一頁
第二頁 第三頁 第四頁 第五頁

小紋青斑蝶 姬小紋青斑蝶 小青斑蝶 姬小紋青斑蝶 琉球青斑蝶

J-021

J-022

J-023

J-024

J-025

小紫斑蝶 琉璃蛺蝶(背面) 琉璃蛺蝶(腹面) 紅星斑蛺蝶 黃蛺蝶吸蜜

J-026

J-027

J-028

J-029

J-030

黃蛺蝶(腹面) 黃蛺蝶(背面) 豹紋蝶(腹面) 豹紋蝶(背面) 姬雙尾蝶

J-031

J-032

J-033

J-034

J-035

紫單帶蛺蝶 埔里三線蝶 姬黃三線蝶 金三線蝶(背面) 金三線蝶(腹面)

J-036

J-037

J-038

J-039

J-040

素材名稱

小紋青斑蝶

攝影:左漢榮

觀察筆記

鱗翅目蛺蝶科,翅展寬75~95公釐。翅膀黑褐色,具青色條狀斑紋;本種翅膀表面顏色最深,青色斑面積最小。雌雄斑紋相同,但雄蝶後翅腹面有褐色的性斑。

學習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環境教育

素材名稱

姬小紋青斑蝶

攝影:左漢榮

觀察筆記

鱗翅目蛺蝶科,翅展寬60~80公釐。本種是台灣常見青斑蝶中體型最小的。翅膀黑褐色,表面具淡青色長條斑;翅膀腹面的長條斑在近似種中顏色最淡,呈白色。

學習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環境教育

素材名稱

小青斑蝶

攝影:左漢榮

觀察筆記

鱗翅目蛺蝶科,翅展寬70~80公釐。翅膀黑褐色,具青色條狀斑紋。雌雄差異不太明顯,但雄蝶後翅肛角附近有較深的斑紋。本種近似青斑蝶,但本種體型較青斑蝶小,後翅底色較深,青色斑較青斑蝶小。

學習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環境教育

素材名稱

姬小紋青斑蝶

攝影:左漢榮

觀察筆記

鱗翅目蛺蝶科,翅展寬60~80公釐。本種是台灣常見青斑蝶中體型最小的。翅膀黑褐色,表面具淡青色長條斑;翅膀腹面的長條斑在近似種中顏色最淡,呈白色。雌雄差異在於:雄蟲後翅靠近肛角附近有黑色斑,雌蟲則無。

學習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環境教育

素材名稱

琉球青斑蝶

攝影:左漢榮

觀察筆記

鱗翅目蛺蝶科,翅展寬75~85公釐。翅膀黑褐色,具青色條狀斑紋;前翅前緣靠近基部位置有條很細的青色斑;前翅中室內的青色斑中斷成兩部分。雌雄外觀無明顯差異。

學習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環境教育

素材名稱

小紫斑蝶

攝影:左漢榮

觀察筆記

鱗翅目蛺蝶科,翅展約6~7公釐。前翅腹面中央偏下半部位,有一枚白色斑點,後翅腹面中央部位完全沒有白色斑點。除體型大小差異外,本種翅膀腹面非常近似圓翅紫斑蝶。雄蝶前翅後緣成弧形外突,後翅表面中室前半部有灰褐色性斑;雌蝶無性斑,前翅後緣成直線狀。

學習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環境教育

素材名稱

琉璃蛺蝶(背面)

攝影:左漢榮

觀察筆記

鱗翅目蛺蝶科,翅展約50~65公釐。翅膀表面藍黑色,上後翅各有一條略有金屬光澤的淺藍色帶狀斑紋。翅膀腹面斑紋色彩雖雜亂不鮮明,近觀卻有微略絨布質感,後翅中室尚有一枚極小的白斑。雌雄間差異不甚明顯。

學習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環境教育

素材名稱

琉璃蛺蝶(腹面)

攝影:左漢榮

觀察筆記

鱗翅目蛺蝶科,翅展約50~65公釐。翅膀表面藍黑色,上後翅各有一條略有金屬光澤的淺藍色帶狀斑紋。翅膀腹面斑紋色彩雖雜亂不鮮明,近觀卻有微略絨布質感,後翅中室尚有一枚極小的白斑。雌雄間差異不甚明顯。

學習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環境教育

素材名稱

紅星斑蛺蝶

攝影:左漢榮

觀察筆記

鱗翅目蛺蝶科,翅展約70~78公釐。翅膀兩面斑紋色彩幾乎相同。外觀略似青斑蝶類,但後翅肛角及附近亞外緣共有四枚鮮明紅色斑紋,特殊而無近似種。雌雄外觀幾近相同。

學習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環境教育

素材名稱

黃蛺蝶吸蜜

攝影:左漢榮

觀察筆記

鱗翅目蛺蝶科,翅展約48~58公釐。翅膀外緣有不太規則的凹凸。翅膀表面呈花豹狀斑點。翅膀腹面略似黃三線蝶,但無上後翅貫穿的"X"型條紋,而且後翅中室有一枚微小的"V"字型銀白色斑點。雌雄差異不太明顯。

學習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環境教育

素材名稱

黃蛺蝶(腹面)

攝影:左漢榮

觀察筆記

鱗翅目蛺蝶科,翅展約48~58公釐。翅外緣有不規則突起。翅膀表面為橙黃色具有許多點狀黑色斑紋,有如花豹的斑點。雌雄蝶差異不明顯。幼蟲食草為桑科的葎草。主要分佈在平地至低海拔山區。

學習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環境教育

素材名稱

黃蛺蝶(背面)

攝影:左漢榮

觀察筆記

鱗翅目蛺蝶科,翅展約48~58公釐。翅外緣有不規則突起。翅膀表面為橙黃色具有許多點狀黑色斑紋,有如花豹的斑點。雌雄蝶差異不明顯。幼蟲食草為桑科的葎草。主要分佈在平地至低海拔山區。

學習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環境教育

素材名稱

豹紋蝶(腹面)

攝影:左漢榮

觀察筆記

鱗翅目蛺蝶科,翅展約45~60公釐。翅膀兩面斑紋色彩大略相同,底色橙色,滿布花豹般黑色圓斑。雌蝶體型較大,翅形稍圓,其餘和雄蝶非常相似。

學習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環境教育

素材名稱

豹紋蝶(背面)

攝影:左漢榮

觀察筆記

鱗翅目蛺蝶科,翅展約45~60公釐。翅膀兩面斑紋色彩大略相同,底色橙色,滿布花豹般黑色圓斑。雌蝶體型較大,翅形稍圓,其餘和雄蝶非常相似。

學習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環境教育

素材名稱

姬雙尾蝶

攝影:左漢榮

觀察筆記

鱗翅目蛺蝶科,翅展約60~70公釐。近似種為體型稍大的雙尾蝶。翅膀表面黑色斑紋較不發達,後翅亞外緣與外緣的黑斑間有大片淡色底色。前翅腹面中室內小黑斑不分離成二枚。後翅腹面亞外緣為一條紫褐色帶狀斑。雌雄蝶在斑紋色彩上無明顯差異,但雄蝶的兩根尾狀突起幾乎平行,雌蝶的尾狀突起則向外微微張開。

學習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環境教育

素材名稱

紫單帶蛺蝶

攝影:左漢榮

觀察筆記

鱗翅目蛺蝶科,翅展約50~65公釐。翅膀兩面均有一條由上而下,白色的寬紋縱帶,無近似種,辨認容易。雌雄個體除體型大小外,無明顯可供區別的差異。

學習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環境教育

素材名稱

埔里三線蝶

攝影:左漢榮

觀察筆記

鱗翅目蛺蝶科,翅展約52~60公釐。翅膀表面白色帶狀斑頗細小,略似台灣三線蝶,但前翅白色斑點較少,且中室的長條白斑不中斷為二部分,體型也比較大。翅膀腹面底色橙褐色,後翅中央部位有一條微細不明顯的淡紫色帶狀斑。雌雄差異和琉球三線蝶相同。

學習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環境教育

素材名稱

姬黃三線蝶

攝影:左漢榮

觀察筆記

鱗翅目蛺蝶科,翅展約35~43公分。翅膀表面有橙色帶狀斑紋,極酷似黃三線,具有碎狀黑黃相間的斑紋。雌蝶翅膀斑紋顏色稍淡,體型較大,翅形較雄蝶稍圓。

學習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環境教育

素材名稱

金三線蝶(背面)

攝影:左漢榮

觀察筆記

鱗翅目蛺蝶科,翅展寬39~43公釐。翅膀表面呈黑色與橙黃色相間的帶狀斑紋;翅膀腹面主要呈淡黃褐色,具褐色和黑褐色碎斑形成帶狀分布。雌雄差異不大。

學習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環境教育

素材名稱

金三線蝶(腹面)

攝影:左漢榮

觀察筆記

鱗翅目蛺蝶科,翅展寬39~43公釐。翅膀表面呈黑色與橙黃色相間的帶狀斑紋;翅膀腹面主要呈淡黃褐色,具褐色和黑褐色碎斑形成帶狀分布。雌雄差異不大。

學習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環境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