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植物

第一頁 第二頁 第三頁 第四頁 第五頁

操作說明:按小圖可看中圖及說明,按中圖可看大圖

日本滿江紅

滿江紅

臺灣水韭

臺灣水韭

田字草

G-001
G-002
G-003
G-004

G-005

水蕨

人厭槐葉蘋

人厭槐葉蘋

人厭槐葉蘋

槐葉蘋

G-006
G-007
G-008
G-009

G-010

槐葉蘋

大安水蓑衣

大安水蓑衣

大安水蓑衣

柳葉水蓑衣

G-011
G-012
G-013
G-014

G-015

柳葉水蓑衣

柳葉水蓑衣

半邊蓮

金魚藻

金魚藻

G-016
G-017
G-018
G-019

G-020

素材名稱
日本滿江紅 Azolla japonica Fr. et Sav. 滿江紅科

攝影:李松柏

觀察筆記
一年生的直立草本,高度在10至50公分之間,莖四方形。葉對生,葉的基部呈耳狀,不過多花水莧菜的葉較窄,花數量則數十朵聚集,花瓣很細小。為水田中常見的植物,近年來數量不斷在增加之中,在水田濕地佔有相當的優勢。
學習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環境教育

素材名稱
滿江紅 Azolla pinnata R. Brown 滿江紅科

攝影:李松柏

觀察筆記
多年生漂浮在水面上的蕨類植物,植物體約一公分大小,綠色,冬天寒冷時才會變褐色。根莖橫走,長出互生的葉片,向水面下長出許多鬚根;葉呈鱗片狀排列,約成三角形;根莖容易斷裂,能快速行無性繁殖。全省各地的水田、沼澤都有,但已不常見。
學習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環境教育

素材名稱
臺灣水韭 Isoetes taiwanensis DeVol 水韭科

攝影:李松柏

觀察筆記
多年生沉水性蕨類植物,水少時葉會露出水面。葉呈針狀,長約10至20公分,叢生於地下的莖上,樣子有如水中的韭菜,故名水韭。葉子的基部扁平,孢子囊果就生長在這個部位,有大孢子囊果和小孢子囊果之分,且分別長在不同的葉子上,只生長於台北陽明山國家公園七星山的夢幻湖之中。
學習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環境教育

素材名稱
臺灣水韭 Isoetes taiwanensis DeVol 水韭科

攝影:李松柏

觀察筆記
多年生沉水性蕨類植物,水少時葉會露出水面。葉呈針狀,長約10至20公分,叢生於地下的莖上,樣子有如水中的韭菜,故名水韭。葉子的基部扁平,孢子囊果就生長在這個部位,有大孢子囊果和小孢子囊果之分,且分別長在不同的葉子上,只生長於台北陽明山國家公園七星山的夢幻湖之中。
學習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環境教育

素材名稱
田字草 Marsilea minuta L. 蘋科

攝影:李松柏

觀察筆記
多年生的蕨類植物,根莖匍匐生長於地面,小葉約1.5至2公分長,四枚排成像「田」字的樣子,所以被稱為「田字草」,夜晚葉片會褶疊起來,有如睡眠狀下垂。具有細長的葉柄,在水少的時候,葉柄可將葉片挺起於空中;水多時,葉柄則較柔軟,使葉片漂浮於水面。孢子並不像一般的蕨類植物是長在葉子的背後,而是形成孢子囊果,在冬天水乾的環境,孢子囊果才會從葉腋處長出來。主要生長在水田、田埂、沼澤濕地中,因根莖生長迅速,一直被農夫視為水田中厭惡的雜草,俗稱「鹽酸仔草」,近年來已經不多見了。
學習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環境教育

素材名稱
水蕨 Ceratopteris thalictroides (L.) Brongn. 水蕨科

攝影:李松柏

觀察筆記
生長在潮濕土壤中的蕨類植物,有兩型,一型植株較矮小,約10至30公分高;另一型植株較高大,可生長至約50公分的高度。葉有二型,二到三回羽狀裂葉,呈叢生狀,營養葉的葉片較短,裂片較寬;孢子葉則較長,裂片較狹窄,孢子囊則生於孢子葉的邊緣反捲地區。通常生長於水田的邊緣、水溝邊等潮濕的土壤。
學習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環境教育

素材名稱
人厭槐葉蘋 Salvinia molesta D. S. Mitchell 槐葉蘋科

攝影:李松柏

觀察筆記
多年生漂浮水面的蕨類植物,沒有根,葉三枚輪生,兩枚浮在水面上,另一枚沉在水中呈鬚根狀,浮水葉上有許多突起,每一突起具有一總柄,總柄頂端分成4條分支毛。葉呈兩型,生長初期近於圓形至橢圓形,平貼水面,葉片成平展狀,稱為初生型;生長密集時,葉片較大,略呈褶疊狀,葉片也較大且厚,長約2公分,寬約3公分,葉片成摺合狀,稱為次生型。本種原為水族引進,近年已大量繁殖,多為人為栽植,尚未見野生的情況。
學習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環境教育

素材名稱
人厭槐葉蘋 Salvinia molesta D. S. Mitchell 槐葉蘋科

攝影:李松柏

觀察筆記
多年生漂浮水面的蕨類植物,沒有根,葉三枚輪生,兩枚浮在水面上,另一枚沉在水中呈鬚根狀,浮水葉上有許多突起,每一突起具有一總柄,總柄頂端分成4條分支毛。葉呈兩型,生長初期近於圓形至橢圓形,平貼水面,葉片成平展狀,稱為初生型;生長密集時,葉片較大,略呈褶疊狀,葉片也較大且厚,長約2公分,寬約3公分,葉片成摺合狀,稱為次生型。本種原為水族引進,近年已大量繁殖,多為人為栽植,尚未見野生的情況。
學習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環境教育

素材名稱
人厭槐葉蘋 Salvinia molesta D. S. Mitchell 槐葉蘋科

攝影:李松柏

觀察筆記
多年生漂浮水面的蕨類植物,沒有根,葉三枚輪生,兩枚浮在水面上,另一枚沉在水中呈鬚根狀,浮水葉上有許多突起,每一突起具有一總柄,總柄頂端分成4條分支毛。葉呈兩型,生長初期近於圓形至橢圓形,平貼水面,葉片成平展狀,稱為初生型;生長密集時,葉片較大,略呈褶疊狀,葉片也較大且厚,長約2公分,寬約3公分,葉片成摺合狀,稱為次生型。本種原為水族引進,近年已大量繁殖,多為人為栽植,尚未見野生的情況。
學習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環境教育

素材名稱
槐葉蘋 Salvinia natans (L.) All. 槐葉蘋科

攝影:李松柏

觀察筆記
多年生漂浮水面的蕨類植物,沒有根,葉三枚輪生,兩枚浮在水面上,另一枚沉在水中呈鬚根狀,浮水葉上有許多突起,每一突起具有四根毛叢生在一起。葉長橢圓形,約1至1.5公分長,寬約0.6至0.7公分。原產全省各地,近年來幾乎在野外消失。
學習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環境教育

素材名稱
槐葉蘋 Salvinia natans (L.) All. 槐葉蘋科

攝影:李松柏

觀察筆記
多年生漂浮水面的蕨類植物,沒有根,葉三枚輪生,兩枚浮在水面上,另一枚沉在水中呈鬚根狀,浮水葉上有許多突起,每一突起具有四根毛叢生在一起。葉長橢圓形,約1至1.5公分長,寬約0.6至0.7公分。原產全省各地,近年來幾乎在野外消失。
學習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環境教育

素材名稱
大安水蓑衣 Hygrophila pogonocalyx Hayata 爵床科

攝影:李松柏

觀察筆記
多年生草本植物,莖四方形。葉對生,長橢圓形,長約8至15公分,寬約3至4公分,上下表面密佈粗毛。花紫紅色,唇形,腋生;具有一卵形的苞片,苞片長約1.2公分,寬約0.5至0.6公分。最早為島田彌市於1917年(大正六年)在雲林斗六所採到,1920年(大正九年)早田文藏在其所著的臺灣植物圖譜第九卷中發表為新種,此種植物的特徵是其長橢圓形的葉片上密被許多毛,粉紅色的花朵大而明顯,約2.5公分長,花萼上也密佈許多毛。從標本的紀錄中可以發現,在彰化地區也有採集的紀錄,因此在過去這種植物可能遍佈中部沿海地區的鄉鎮,主要生長在水溝旁、池塘邊等靠近水的地方。由於花期在秋冬季節(8月至12月),不開花時較不顯目,又無特殊的用途,因此常遭農夫剷除。目前只剩下分佈於本縣大安、清水及龍井地區共四個族群。大安水蓑衣無性繁殖能力很強,可以藉由枝條向外不斷蔓延擴大族群,對生育環境的水質要求也不高,若不是生育地被破壞或遭人為剷除,其族群應可繼續維持,不致消失。
學習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環境教育

素材名稱
大安水蓑衣 Hygrophila pogonocalyx Hayata 爵床科

攝影:李松柏

觀察筆記
多年生草本植物,莖四方形。葉對生,長橢圓形,長約8至15公分,寬約3至4公分,上下表面密佈粗毛。花紫紅色,唇形,腋生;具有一卵形的苞片,苞片長約1.2公分,寬約0.5至0.6公分。最早為島田彌市於1917年(大正六年)在雲林斗六所採到,1920年(大正九年)早田文藏在其所著的臺灣植物圖譜第九卷中發表為新種,此種植物的特徵是其長橢圓形的葉片上密被許多毛,粉紅色的花朵大而明顯,約2.5公分長,花萼上也密佈許多毛。從標本的紀錄中可以發現,在彰化地區也有採集的紀錄,因此在過去這種植物可能遍佈中部沿海地區的鄉鎮,主要生長在水溝旁、池塘邊等靠近水的地方。由於花期在秋冬季節(8月至12月),不開花時較不顯目,又無特殊的用途,因此常遭農夫剷除。目前只剩下分佈於本縣大安、清水及龍井地區共四個族群。大安水蓑衣無性繁殖能力很強,可以藉由枝條向外不斷蔓延擴大族群,對生育環境的水質要求也不高,若不是生育地被破壞或遭人為剷除,其族群應可繼續維持,不致消失。
學習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環境教育

素材名稱
大安水蓑衣 Hygrophila pogonocalyx Hayata 爵床科

攝影:李松柏

觀察筆記
多年生草本植物,莖四方形。葉對生,長橢圓形,長約8至15公分,寬約3至4公分,上下表面密佈粗毛。花紫紅色,唇形,腋生;具有一卵形的苞片,苞片長約1.2公分,寬約0.5至0.6公分。最早為島田彌市於1917年(大正六年)在雲林斗六所採到,1920年(大正九年)早田文藏在其所著的臺灣植物圖譜第九卷中發表為新種,此種植物的特徵是其長橢圓形的葉片上密被許多毛,粉紅色的花朵大而明顯,約2.5公分長,花萼上也密佈許多毛。從標本的紀錄中可以發現,在彰化地區也有採集的紀錄,因此在過去這種植物可能遍佈中部沿海地區的鄉鎮,主要生長在水溝旁、池塘邊等靠近水的地方。由於花期在秋冬季節(8月至12月),不開花時較不顯目,又無特殊的用途,因此常遭農夫剷除。目前只剩下分佈於本縣大安、清水及龍井地區共四個族群。大安水蓑衣無性繁殖能力很強,可以藉由枝條向外不斷蔓延擴大族群,對生育環境的水質要求也不高,若不是生育地被破壞或遭人為剷除,其族群應可繼續維持,不致消失。
學習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環境教育

素材名稱
柳葉水蓑衣 Hygrophila salicifolia Nees 爵床科

攝影:李松柏

觀察筆記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全株光滑無毛。葉對生,長披針形,有如柳葉,故名「柳葉水蓑衣」。 葉長約10至12公分,寬約1.5至2公分;開花時期的枝條上,葉片變得較小,長約5至8公分,寬約0.8至1公分。秋冬季節開花,花淡紫紅色,唇形,腋生,長約1.8公分。本省主要分佈於南部地區,稻田、潮濕的沼澤地是其生育的環境。
學習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環境教育

素材名稱
柳葉水蓑衣 Hygrophila salicifolia Nees 爵床科

攝影:李松柏

觀察筆記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全株光滑無毛。葉對生,長披針形,有如柳葉,故名「柳葉水蓑衣」。 葉長約10至12公分,寬約1.5至2公分;開花時期的枝條上,葉片變得較小,長約5至8公分,寬約0.8至1公分。秋冬季節開花,花淡紫紅色,唇形,腋生,長約1.8公分。本省主要分佈於南部地區,稻田、潮濕的沼澤地是其生育的環境。
學習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環境教育

素材名稱
柳葉水蓑衣 Hygrophila salicifolia Nees 爵床科

攝影:李松柏

觀察筆記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全株光滑無毛。葉對生,長披針形,有如柳葉,故名「柳葉水蓑衣」。 葉長約10至12公分,寬約1.5至2公分;開花時期的枝條上,葉片變得較小,長約5至8公分,寬約0.8至1公分。秋冬季節開花,花淡紫紅色,唇形,腋生,長約1.8公分。本省主要分佈於南部地區,稻田、潮濕的沼澤地是其生育的環境。
學習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環境教育

素材名稱
半邊蓮 Lobelia chinensis Lour. 桔梗科

攝影:李松柏

觀察筆記
多年生的草本植物,高約10至20公分。葉對生,長橢圓形,約2.5公分長。花腋生,具有長的花梗,花紫紅色,花冠五裂,不整齊,樣子看起來相當小巧可愛。喜歡生長在潮濕的地方,開花時期是一種相當吸引人的野生植物。
學習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環境教育

素材名稱
金魚藻 Ceratophyllum demersum L. 金魚藻科

攝影:李松柏

觀察筆記
懸浮在水中的多年生雙子葉植物,植物體從種子發芽到成熟均沒有根。葉輪生,二叉狀分歧,有如松葉,所以又名「松藻」,葉的邊緣具有許多細小的鋸齒。雌雄同株,花均開於水中。果實基部有二根刺,另外頂端也有一根由花柱所形成的刺。淡水中常見的「輪藻」是屬於較低等的藻類,常被認為是金魚藻,不過金魚藻不固著在水底土壤中及二叉分歧的葉子和輪藻有很大的不同。金魚澡在過去很常見,不過今天我們已經幾乎看不到野生的族群了。
學習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環境教育

素材名稱
金魚藻 Ceratophyllum demersum L. 金魚藻科

攝影:李松柏

觀察筆記
懸浮在水中的多年生雙子葉植物,植物體從種子發芽到成熟均沒有根。葉輪生,二叉狀分歧,有如松葉,所以又名「松藻」,葉的邊緣具有許多細小的鋸齒。雌雄同株,花均開於水中。果實基部有二根刺,另外頂端也有一根由花柱所形成的刺。淡水中常見的「輪藻」是屬於較低等的藻類,常被認為是金魚藻,不過金魚藻不固著在水底土壤中及二叉分歧的葉子和輪藻有很大的不同。金魚澡在過去很常見,不過今天我們已經幾乎看不到野生的族群了。
學習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環境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