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植物

第一頁 第二頁 第三頁 第四頁 第五頁

大萍

大萍

雲林莞草

雲林莞草

雲林莞草

G-061
G-062
G-063
G-064

G-065

單葉鹹草

單葉鹹草

大甲藺

大甲藺

瘤果簀藻

G-066
G-067
G-068
G-069

G-070

瘤果簀藻

水蘊草

水蘊草

水王孫

水王孫

G-071
G-072
G-073
G-074

G-075

苦草

水稻

青萍

品藻

水萍和青萍

G-076
G-077
G-078
G-079

G-080

素材名稱
大萍 Pistia stratiotes L. 天南星科

攝影:李松柏

觀察筆記
又稱「水芙蓉」,是一種漂浮在水面上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根不著水底泥中,植物體呈蓮座狀。屬於天南星科的植物,所開的花就如其它天南星科植物一樣,具有佛燄苞,因為顏色與葉片接近,而且並不大,如果不仔細觀察,很容易被遺漏。大萍在其佛燄苞的中間凹入,將整個佛燄苞分成兩個部分,雄花序位於上半部,雌花序為單一雌蕊所構成,位於佛燄苞的下半部。在大萍開花時,花是開於水面上的葉腋;果實在水中成熟,成熟後,種皮會在水中腐爛並將種子散出。不過種子沉到水中,由於水面被大量的大萍所遮蔽或水位太深,種子並無法順利萌芽。倒是這種植物產生的走莖,可以迅速行營養繁殖。
學習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環境教育

素材名稱
大萍 Pistia stratiotes L. 天南星科

攝影:李松柏

觀察筆記
又稱「水芙蓉」,是一種漂浮在水面上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根不著水底泥中,植物體呈蓮座狀。屬於天南星科的植物,所開的花就如其它天南星科植物一樣,具有佛燄苞,因為顏色與葉片接近,而且並不大,如果不仔細觀察,很容易被遺漏。大萍在其佛燄苞的中間凹入,將整個佛燄苞分成兩個部分,雄花序位於上半部,雌花序為單一雌蕊所構成,位於佛燄苞的下半部。在大萍開花時,花是開於水面上的葉腋;果實在水中成熟,成熟後,種皮會在水中腐爛並將種子散出。不過種子沉到水中,由於水面被大量的大萍所遮蔽或水位太深,種子並無法順利萌芽。倒是這種植物產生的走莖,可以迅速行營養繁殖。
學習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環境教育

素材名稱
雲林莞草 Bolboschoenus planiculmis (F. Schmidt) T. Koyama 莎草科

攝影:李松柏

觀察筆記
生長在淺水地區的多年生單子葉植物,具有匍匐的走莖,其末端會形成塊莖。植物體的高度約50公分,稈三角形,有時具有節。主要分佈於東亞地區的海邊沼澤地上,過去臺灣在西部沿海一帶均有分佈,且族群相當大,偶而也可以在水田中發現。由於土地的開發利用,生育地消失,促使雲林莞草的族群大量減少,現在僅零星分佈在宜蘭、新竹、臺中和彰化的沿海地區,位於大甲溪口南側高美海堤外的海灘,是全省僅存最大的一個族群生育地。
學習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環境教育

素材名稱
雲林莞草 Bolboschoenus planiculmis (F. Schmidt) T. Koyama 莎草科

攝影:李松柏

觀察筆記
生長在淺水地區的多年生單子葉植物,具有匍匐的走莖,其末端會形成塊莖。植物體的高度約50公分,稈三角形,有時具有節。主要分佈於東亞地區的海邊沼澤地上,過去臺灣在西部沿海一帶均有分佈,且族群相當大,偶而也可以在水田中發現。由於土地的開發利用,生育地消失,促使雲林莞草的族群大量減少,現在僅零星分佈在宜蘭、新竹、臺中和彰化的沿海地區,位於大甲溪口南側高美海堤外的海灘,是全省僅存最大的一個族群生育地。
學習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環境教育

素材名稱
雲林莞草 Bolboschoenus planiculmis (F. Schmidt) T. Koyama 莎草科

攝影:李松柏

觀察筆記
生長在淺水地區的多年生單子葉植物,具有匍匐的走莖,其末端會形成塊莖。植物體的高度約50公分,稈三角形,有時具有節。主要分佈於東亞地區的海邊沼澤地上,過去臺灣在西部沿海一帶均有分佈,且族群相當大,偶而也可以在水田中發現。由於土地的開發利用,生育地消失,促使雲林莞草的族群大量減少,現在僅零星分佈在宜蘭、新竹、臺中和彰化的沿海地區,位於大甲溪口南側高美海堤外的海灘,是全省僅存最大的一個族群生育地。
學習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環境教育

素材名稱
單葉鹹草 Cyperus malaccensis Lam. ssp. monophyllus (Vahl.) T. Koyama 莎草科

攝影:李松柏

觀察筆記
莎草科多年生單子葉草本植物,成簇生長根莖橫走土中。稈直立,三角形,高可達一公尺以上。花序頂生形成聚繖花序,花序底端有三枚苞葉,常被誤認為是單葉鹹草的葉子,它的葉子是在稈的基部,不仔細看還不容易找到。苞葉三枚位於花序底端;整個花序約有5至10個長短不等的輻射枝,而每一輻射枝上又有約5至12個小穗。過去在本省西部沿海地區相當常見,俗稱「鹹草」,是蓆、帽等手工編織的材料。也是市場中綁蔬菜、豬肉的「繩子」,現今都被塑膠繩所取代了。而海岸的開發,也使單葉鹹草的生育環境大量縮減,使得這種植物也越來越少了。
學習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環境教育

素材名稱
單葉鹹草 Cyperus malaccensis Lam. ssp. monophyllus (Vahl.) T. Koyama 莎草科

攝影:李松柏

觀察筆記
莎草科多年生單子葉草本植物,成簇生長根莖橫走土中。稈直立,三角形,高可達一公尺以上。花序頂生形成聚繖花序,花序底端有三枚苞葉,常被誤認為是單葉鹹草的葉子,它的葉子是在稈的基部,不仔細看還不容易找到。苞葉三枚位於花序底端;整個花序約有5至10個長短不等的輻射枝,而每一輻射枝上又有約5至12個小穗。過去在本省西部沿海地區相當常見,俗稱「鹹草」,是蓆、帽等手工編織的材料。也是市場中綁蔬菜、豬肉的「繩子」,現今都被塑膠繩所取代了。而海岸的開發,也使單葉鹹草的生育環境大量縮減,使得這種植物也越來越少了。
學習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環境教育

素材名稱
大甲藺 Schoenoplectus triqueter (L.) Palla 莎草科

攝影:李松柏

觀察筆記
莎草科多年生的單子葉植物,具有地下走莖,因此常成群生長。稈三角形,直立生長,高可達一公尺以上。我們所稱的鹹草,其實應該有二種不同的植物,都是屬於莎草科但不同屬的植物,一種是本種「單葉鹹草」,另一種是俗稱的「大甲藺」。其實就特徵而言,二者都具有三角形的稈,不過單葉鹹草的花序由多數的輻射枝生長在頂端,而大甲藺則是由數個卵形的小穗生長在稈近頂端的側邊。
學習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環境教育

素材名稱
大甲藺 Schoenoplectus triqueter (L.) Palla 莎草科

攝影:李松柏

觀察筆記
莎草科多年生的單子葉植物,具有地下走莖,因此常成群生長。稈三角形,直立生長,高可達一公尺以上。我們所稱的鹹草,其實應該有二種不同的植物,都是屬於莎草科但不同屬的植物,一種是本種「單葉鹹草」,另一種是俗稱的「大甲藺」。其實就特徵而言,二者都具有三角形的稈,不過單葉鹹草的花序由多數的輻射枝生長在頂端,而大甲藺則是由數個卵形的小穗生長在稈近頂端的側邊。
學習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環境教育

素材名稱
瘤果簀藻 Blyxa auberti Rich. 水虌科

攝影:李松柏

觀察筆記
一年生沉水性單子葉草本植物,葉叢生,柔軟,質地薄而易碎,帶狀,先端銳尖。花梗長,開花時可將花朵挺出水面;花瓣三枚,線形,白色,子房下位,種子橢圓形,具有瘤狀突起。主要生長在水田、流動的小溝渠等淺水的地方。另有一種臺灣簀藻,外形和本種幾乎相同,僅在種子兩端具有尾狀的突起可與瘤果簀藻區別。大陸和日本稱簀藻這類的植物稱為「水?」,本省則將同科的「苦草」稱為「水?」,可能是本省早期誤認的結果。
學習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環境教育

素材名稱
瘤果簀藻 Blyxa auberti Rich. 水鱉科

攝影:李松柏

觀察筆記
一年生沉水性單子葉草本植物,葉叢生,柔軟,質地薄而易碎,帶狀,先端銳尖。花梗長,開花時可將花朵挺出水面;花瓣三枚,線形,白色,子房下位,種子橢圓形,具有瘤狀突起。主要生長在水田、流動的小溝渠等淺水的地方。另有一種臺灣簀藻,外形和本種幾乎相同,僅在種子兩端具有尾狀的突起可與瘤果簀藻區別。大陸和日本稱簀藻這類的植物稱為「水鱉」,本省則將同科的「苦草」稱為「水鱉」,可能是本省早期誤認的結果。
學習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環境教育

素材名稱
水蘊草 Egeria densa Planch. 水虌科

攝影:李松柏

觀察筆記
多年生沉水性單子葉植物,莖、葉柔軟,根長在水底的泥土之中。葉長條形,無柄,輪生。雌雄異株,花白色,花瓣三枚,開花時伸出水面,只有雄花的植株,雌花的植株可能只在其原產地,沒有傳播到其它的地區。在本省主要是人為栽植,不過野外溝渠中也有一些野生的植株。
學習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環境教育

素材名稱
水蘊草 Egeria densa Planch. 水虌科

攝影:李松柏

觀察筆記
多年生沉水性單子葉植物,莖、葉柔軟,根長在水底的泥土之中。葉長條形,無柄,輪生。雌雄異株,花白色,花瓣三枚,開花時伸出水面,只有雄花的植株,雌花的植株可能只在其原產地,沒有傳播到其它的地區。在本省主要是人為栽植,不過野外溝渠中也有一些野生的植株。
學習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環境教育

素材名稱
水王孫 Hydrilla verticillata (L. f.) Royle 水虌科

攝影:李松柏

觀察筆記
多年生沉水性單子葉植物,莖、葉柔軟。葉長條形,約1.5公分長,無柄,3至8枚輪生,邊緣有鋸齒,葉腋具有二枚褐色小鱗片。花單性,雌雄同株或異株。雄佛燄苞近球形,腋生,成熟時脫離植株,藉反捲的萼片及花瓣使花朵漂浮在水面上。雌佛燄苞管狀,腋生,苞內雌花一朵,沒有花梗;萼片、花瓣各三枚,匙形,開放時浮於水面。藉由風力或水流,可使雄花漂到雌花附近,達到傳粉的目的。主要生長在水田、溝渠或池塘中。植物以休眠芽繁殖為主,休眠芽長卵狀橢圓形,由螺旋狀緊密排列的苞葉所構成。同科植物「水蘊草」,外形與水王孫很相似;但水蘊草的葉腋沒有小鱗片、雄花具有花梗將其挺出水面、白色花瓣三枚、花朵較大型等特徵可以和水王孫區別。
學習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環境教育

素材名稱
水王孫 Hydrilla verticillata (L. f.) Royle 水虌科

攝影:李松柏

觀察筆記
多年生沉水性單子葉植物,莖、葉柔軟。葉長條形,約1.5公分長,無柄,3至8枚輪生,邊緣有鋸齒,葉腋具有二枚褐色小鱗片。花單性,雌雄同株或異株。雄佛燄苞近球形,腋生,成熟時脫離植株,藉反捲的萼片及花瓣使花朵漂浮在水面上。雌佛燄苞管狀,腋生,苞內雌花一朵,沒有花梗;萼片、花瓣各三枚,匙形,開放時浮於水面。藉由風力或水流,可使雄花漂到雌花附近,達到傳粉的目的。主要生長在水田、溝渠或池塘中。植物以休眠芽繁殖為主,休眠芽長卵狀橢圓形,由螺旋狀緊密排列的苞葉所構成。同科植物「水蘊草」,外形與水王孫很相似;但水蘊草的葉腋沒有小鱗片、雄花具有花梗將其挺出水面、白色花瓣三枚、花朵較大型等特徵可以和水王孫區別。
學習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環境教育

素材名稱
苦草 Vallisneria spiralis L. 水虌科

攝影:李松柏

觀察筆記
其外形很像韭菜,被農人稱為「韭菜草」。多年生沉水性單子葉植物,莖短不明顯。葉柔軟,叢生,帶狀,先端鈍,邊緣有細鋸齒。雄佛燄苞卵形,扁平,具有一至二公分的花梗,佛燄苞內含有多數的雄花;成熟時,佛燄苞頂端開裂,雄花逐一脫離浮出水面,藉反捲的萼片及花瓣使花朵漂浮在水面上。雌佛燄苞管狀,花梗甚長,螺旋狀,將花梗挺至水面;授精後,螺旋狀的花梗收縮,將花朵沉入水中。野外常見於流動的溝渠中,以雌株較為常見。具有走莖可以迅速繁殖,常形成由單一個體營養繁殖而成的族群。
學習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環境教育

素材名稱
水稻 Oryza sativa L. 禾本科

攝影:鄭清海

觀察筆記
一年生禾本科植物。莖稈中空有節,水稻的根為鬚根,自莖的基部發出。 葉自稈節發出互生有葉鞘,包圍稻稈,最上部的一枚葉叫劍葉,短而寬,用來保護幼穗。成熟後葉子轉為金黃色的為複總狀花序,每一小穗含一白色花。其果實為穎果,由護穎,外穎和內穎包圍著,內穎和外穎就是俗稱的稻榖,帶殼的稱為榖子,去殼後的稱糙米,再經過精製後才是白米。水稻適宜栽植在雨水多,溫度高的地方。原產地在中國、印度,台灣屬於一年四季皆有雨的稻作區,南端的屏東一年可三熟,灌溉良好陽光充足的地方,水稻的生長情況較佳。白米供做飯為主食外,可以釀酒、製做糕餅,或為家畜的飼料。副產品米糠亦可製油,當染料或藥品等,就是稻草亦可供造紙或燃料用。
學習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環境教育

素材名稱
青萍 Lemna aequinoctialis Welwitsch 浮萍科

攝影:李松柏

觀察筆記
葉狀的單子葉植物,漂浮於水面上,是世界上最小的開花植物之一,以營養繁殖為主。葉狀體橢圓形,約0.5公分長,通常2至4枚連在一起,每一枚葉片下僅有一條水中根。全省各地普遍分佈,水田、池塘、溝渠中都可以發現其蹤跡。
學習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環境教育

素材名稱
品藻 Lemna trisulca L. 浮萍科

攝影:李松柏

觀察筆記
葉狀的單子葉植物,懸浮於水中,以營養繁殖為主,葉狀體之間有一細柄連接,形成有如「品」字的樣子,因此有「品萍」的名稱。葉狀體長橢圓形,長約0.5至1公分。僅發現於東北部宜蘭地區的湧泉區,其水質無污染,且冷涼的水溫是其生長的條件,因此生育環境的消失是造成此一植物逐漸消失的主要原因。
學習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環境教育

素材名稱
水萍 Spirodela polyrhiza (L.) Schleid. 浮萍科

攝影:李松柏

觀察筆記
葉狀的單子葉植物,漂浮於水面上,是世界上最小的開花植物之一,以營養繁殖為主。葉近於圓形,約近於1公分,較青萍大型,葉2至5枚連在一起每一枚葉片下的根在5至10條以上。水萍出現的環境大致與青萍類似, 常和青萍伴隨出現。
學習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環境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