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棲類與爬蟲類

第一頁 第二頁 第三頁 第四頁 第五頁

古氏赤蛙的卵02

變態的莫氏樹蛙

變態中的小青蛙

虎皮蛙02

台灣草蜥01

K-061
K-062
K-063
K-064

K-065

盤古蟾蜍03

澤蛙03

斯文豪氏攀蜥01

印度蜓蜥02

印度蜓蜥03

K-066
K-067
K-068
K-069

K-070

古氏草蜥01

樹蛙科的腹部

樹蛙科的吸盤

黑蒙西氏小雨蛙01

古氏赤蛙的生活環境

K-071
K-072
K-073
K-074

K-075

澤蛙的生活環境

斯文豪氏赤蛙03

日本樹蛙的生活環境

褐樹蛙03

艾氏樹蛙的生活環境
K-076
K-077
K-078
K-079

K-080

素材名稱
古氏赤蛙的卵

攝影:謝玲

觀察筆記
蛙卵的卵粒外面包有一層透明的膠質,遇水膨大,用來保護卵粒。古氏赤蛙的卵一顆顆的散落在水的底層,好像沾了糖粉的珍珠粉圓散落一地,其顏色與環境相似,具有保護作用。古氏赤蛙的卵直徑約2mm,每次產卵約20∼60顆。
學習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環境教育

素材名稱
變態的莫氏樹蛙

攝影:謝玲

觀察筆記
蝌蚪用口部的角質齒刮取水中的藻類為主要食物,其腸道捲曲而長,用鰓呼吸,發育時先長出後腳再長出前肢,而前肢伸出後可擋住鰓呼吸時的出水口,迫使剛變態的小蛙放棄鰓呼吸,而改以肺及皮膚呼吸,且將逐漸萎縮的尾巴所釋出的養分供剛變態的小蛙利用。圖中為莫氏樹蛙的小蛙,可看出其四肢已長出,且尾巴已明顯變短。
學習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環境教育

素材名稱
變態中的小青蛙

攝影:謝玲

觀察筆記
蝌蚪用口部的角質齒刮取水中的藻類為主要食物,其腸道捲曲而長,用鰓呼吸,發育時先長出後腳再長出前肢,而前肢伸出後可擋住鰓呼吸時的出水口,迫使剛變態的小蛙放棄鰓呼吸,而改以肺及皮膚呼吸,且將逐漸萎縮的尾巴所釋出的養分供剛變態的小蛙利用。圖中的小蛙四肢已長出,但尾巴未明顯變短。
學習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環境教育

素材名稱
虎皮蛙〈赤蛙科〉

攝影:謝玲

觀察筆記
虎皮蛙屬赤蛙科,又稱為田雞或虎紋蛙,為保育類,屬於中大型的蛙類,吻端尖圓而長,鼓膜大而明顯,背部有排列整齊的長棒狀突起,沒有背側褶及背中線。此種蛙類以往曾廣泛分佈於全台平地的稻田、水溝、池塘、沼澤等地,為主要的食用蛙種,但因過度捕食及農藥的使用破壞了生活環境,目前除了人為飼養的以外,野外的數量已經很少了。生性機警、害羞,躲藏的十分隱密,不容易被發現,食量很大。古氏赤蛙、澤蛙與其外形相似。看了這張圖應該就知道虎皮蛙名稱的由來了吧!
學習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環境教育

素材名稱
台灣草蜥〈正蜥科〉

攝影:謝玲

觀察筆記
台灣草蜥為台灣特有種,又稱為舅母蛇〈台語〉或蛇舅母,尾巴很長,約為身體的3倍左右,腹部白色,身體側邊帶有黃色或綠色的縱帶。日行性,喜歡在森林的邊緣底層活動,如:草地、灌叢、大型的禾本科植物、姑婆竽等植物體上活動。尾巴很長,在活動時,具有纏繞及平衡的功能,對其本身有很重要的影響,所以雖然會自割,但卻不是很容易斷。圖中的台灣草蜥正悠閒的在欄杆上享受日光浴呢!
學習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環境教育

素材名稱
盤古蟾蜍〈蟾蜍科〉

攝影:謝玲

觀察筆記
盤古蟾蜍屬蟾蜍科,是台灣特有種,又稱為癩蛤蟆,屬於大型的蛙類,眼睛後各有一個大而明顯的耳後腺,皮膚粗糙,身上佈滿了大小不一的顆粒狀突起。此種蛙類為台灣最常見的蟾蜍,分布於全台,海拔高度三千公尺的高山上亦可見其蹤跡,常出現在開墾地或住家附近,晚上經常可發現其在路燈下等後被燈光吸引而來的蟲子。當遭受到相當的威脅時,耳後腺會分泌出白色毒液;攻擊牠的動物只要不誤食或碰觸到傷口應不會有中毒的危險。其耳後腺在中醫裡稱為蟾酥,為一種心臟方面的藥物。圖中的盤古蟾蜍身上帶有紅色斑,一般來說生長在愈高海拔的盤古蟾蜍身上的紅色斑愈多。
學習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環境教育

素材名稱
澤蛙〈赤蛙科〉

攝影:謝玲

觀察筆記
澤蛙屬赤蛙科,又稱為田雞或水雞,屬於中小型的蛙類,上下唇有三條深色的的縱紋,背部有長短不一的短棒狀突起,背部沒有背側褶。此種蛙類經常出現於平地的稻田、水溝、池塘、沼澤等地,對環境的適應力非常的強,在都市裡也經常看得到,族群數量非常的龐大,白天及晚上都可以觀察到牠在活動,是台灣田間最普遍存在的蛙類,捕食田間的昆蟲,對於減少農作物的害蟲功不可沒。虎皮蛙與其外形相似。圖中的澤蛙可看見其一對咽喉下鳴囊。
學習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環境教育

素材名稱
斯文豪氏攀蜥〈飛蜥科〉

攝影:黃明健

觀察筆記
斯文豪氏攀蜥為台灣特有種,又稱為肚定〈台語〉或竹虎,外型似一隻小恐龍。全長約30公分左右,尾巴的長度約佔全長的三分之二,頭部大,全身粗糙,身體背部顏色以黃褐色為主,雄體在背部的兩側各有一條寬的黃色縱帶,口腔外緣為白色,下頷呈現灰色,常有白斑分布其上。日行性,喜歡在森林的邊緣活動,平常常在較空曠的樹幹上或地面曬太陽以提高體溫,尾巴不會自割,身體有很好的保護色,常隨所在的環境而有所變化。雄體的領域性極強,會在受到威脅時,會以伏地挺身及擴張喉垂並變黑的方式來嚇退敵人。圖中可明顯看見斯文豪氏攀蜥雄體背部兩側的黃色縱帶。
學習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環境教育

素材名稱
印度蜓蜥〈石龍子科〉

攝影:黃明健

觀察筆記
印度蜓蜥又稱為肥豬〈台語〉、蝘蜓或銅蜓蜥,尾巴的長度約為身體的1.5倍左右,身體背面以褐色為主,有黑褐色縱紋分布,外表光滑,身體兩側從眼鼻尖至尾巴基部,有一條寬的黑的縱帶,腹部黃褐色,吻端較為鈍圓。日行性,喜歡在森林的邊緣底層活動,行動相當迅速。有時會在有陽光照射到的地方曬太陽取暖。有明顯的自割行為。圖中可看出印度蜓蜥較常出沒的環境為何種環境。
學習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環境教育

素材名稱
印度蜓蜥〈石龍子科〉

攝影:黃明健

觀察筆記
印度蜓蜥又稱為肥豬〈台語〉、蝘蜓或銅蜓蜥,尾巴的長度約為身體的1.5倍左右,身體背面以褐色為主,有黑褐色縱紋分布,外表光滑,身體兩側從眼鼻尖至尾巴基部,有一條寬的黑的縱帶,腹部黃褐色,吻端較為鈍圓。日行性,喜歡在森林的邊緣底層活動,行動相當迅速。有時會在有陽光照射到的地方曬太陽取暖。有明顯的自割行為。圖中的印度蜓蜥正悠閒的在享受日光浴呢!
學習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環境教育

素材名稱
古氏草蜥〈正蜥科〉

攝影:黃明健

觀察筆記
古氏草蜥又稱為舅母蛇〈台語〉、蛇舅母或台灣地蜥,尾巴很長,約為身體的2倍左右,身體背面以褐色為主,腹部白色,身體兩側從眼鼻尖至尾巴基部,有一條寬的黑色縱帶。日行性,因為外溫動物,所以喜歡在植物體上活動或曬太陽以提高體溫。攀爬能力強。
學習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環境教育

素材名稱
樹蛙科的腹部

攝影:黃明健

觀察筆記
樹蛙科的蛙類因離開水較遠,故其身體上有一些的構造與其他蛙類不同,其腹部為顆粒狀〈一般蛙類的是平滑的〉,為的是用來增加與空氣接觸的表面積,以幫助皮膚呼吸。
學習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環境教育

素材名稱
樹蛙科的吸盤

攝影:黃明健

觀察筆記
樹蛙科的蛙類因生活環境的不同,經常需要攀爬,所以指端膨大成吸盤。另外有些種類生活在較湍急的溪流中,為了不被水衝走,也有指端膨大為吸盤的現象。
學習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環境教育

素材名稱
黑蒙西氏小雨蛙〈狹口蛙科〉

攝影:黃明健

觀察筆記
黑蒙希氏小雨蛙屬狹口蛙科,為保育類蛙種,屬小型蛙類,約2至3公分。頭小、吻短、體大,呈明顯的三角形。皮膚光滑、背部為黃褐色或紅褐色,具背中線,背中線中央有一至二對的括弧斑紋,故又名小弧斑姬蛙或括弧小雨蛙。身體側面有有相當明顯的黑色縱帶。具單一鳴囊,叫聲嘹喨。小雨蛙與其外型相似但小雨蛙背中央沒有括弧。分布於低海拔地區,常出現於樹林底層的落葉堆、靜水域、草叢等地。其鳴叫聲很響亮,但生性隱密且族群數量稀少,所以較難發現其蹤跡。繁殖季約在每年的4至9月間。
學習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環境教育

素材名稱
古氏赤蛙的生活環境

攝影:黃明健

觀察筆記
大部分的蛙類都僅能靠皮膚的保護色或花紋來保護自己,所以蛙類的生活環境與其體色有很密切的關係,如生活在樹上的蛙類多呈綠色,而在地上活動的蛙類則多呈褐色或棕色。身體上的花紋則是為了使其與環境融合而達到隱蔽的效果。有些蛙類具有背中線,其主要的用意在於打破自己身體的輪廓,使青蛙看起來不像青蛙,而使天敵不易發現牠。圖中的古氏赤蛙就利用其保護色與環境融合,使其不易被發現。
學習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環境教育

素材名稱
澤蛙的生活環境

攝影:黃明健

觀察筆記
大部分的蛙類都僅能靠皮膚的保護色或花紋來保護自己,所以蛙類的生活環境與其體色有很密切的關係,如生活在樹上的蛙類多呈綠色,而在地上活動的蛙類則多呈褐色或棕色。身體上的花紋則是為了使其與環境融合而達到隱蔽的效果。有些蛙類具有背中線,其主要的用意在於打破自己身體的輪廓,使青蛙看起來不像青蛙,而使天敵不易發現牠。圖中的澤蛙就具有背中線打破自己身體的輪廓,使其天敵不易發現牠。
學習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環境教育

素材名稱
斯文豪氏赤蛙〈赤蛙科〉

攝影:黃明健

觀察筆記
斯文豪氏赤蛙屬赤蛙科,又稱為棕背蛙或尖鼻赤蛙,屬於大型的蛙類,身體修長扁平善於跳躍,身體的顏色多變,有的呈綠色,有的呈褐色,也有綠色褐色交雜的,指端膨大成吸盤狀。此種蛙類經常出現於山區的溪流裡,喜歡水流較為湍急的溪澗,如:瀑布附近。白天躲在石縫中鳴叫,其鳴叫聲如同鳥叫「啾─」,常讓賞鳥的人誤以為附近有鳥而白忙了一場。貢德氏赤蛙與其外形相似。圖中的斯文豪氏赤蛙背部為棕色。
學習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環境教育

素材名稱
日本樹蛙的生活環境

攝影:黃明健

觀察筆記
大部分的蛙類都僅能靠皮膚的保護色或花紋來保護自己,所以蛙類的生活環境與其體色有很密切的關係,如生活在樹上的蛙類多呈綠色,而在地上活動的蛙類則多呈褐色或棕色。身體上的花紋則是為了使其與環境融合而達到隱蔽的效果。有些蛙類具有背中線,其主要的用意在於打破自己身體的輪廓,使青蛙看起來不像青蛙,而使天敵不易發現牠。圖中的日本樹蛙利用其身體的花紋和顏色與環境融合,使其不易被發現。
學習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環境教育

素材名稱
褐樹蛙〈樹蛙科〉

攝影:鄭清海

觀察筆記
褐樹蛙屬樹蛙科,是台灣特有種,又稱為壯溪樹蛙,為保育類,屬於中大型的蛙類,兩眼間到吻端有淡黃色的三角形斑紋,指端的吸盤與其他的樹蛙相比顯得特別的大。經常出現於溪邊或或水澤區,平常棲息於樹上或石縫等處,繁殖季時會遷移至溪流。身體的顏色隨著環境而有相當大的變化,黃褐色、灰黑色、灰白色、綠褐色等皆有,有相當好的保護色。眼睛大而突出。白頷樹蛙與其外形相似。圖中的褐樹蛙可明顯看見其兩眼間到吻端的淡黃色三角形斑紋。
學習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環境教育

素材名稱
艾氏樹蛙的生活環境

攝影:黃明健

觀察筆記
大部分的蛙類都僅能靠皮膚的保護色或花紋來保護自己,所以蛙類的生活環境與其體色有很密切的關係,如生活在樹上的蛙類多呈綠色,而在地上活動的蛙類則多呈褐色或棕色。身體上的花紋則是為了使其與環境融合而達到隱蔽的效果。有些蛙類具有背中線,其主要的用意在於打破自己身體的輪廓,使青蛙看起來不像青蛙,而使天敵不易發現牠。圖中的艾氏樹蛙就利用其身體的花紋和顏色與環境融合,使其不易被發現。生活在竹林中的艾氏樹蛙,其體色有時會變綠,用以適應其生活環境。
學習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環境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