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蟲

第一頁 第二頁 第三頁 第四頁 第五頁 第六頁 第七頁 第八頁 第九頁 第十頁

褐長腳蜂 食蚜蠅 食蚜蠅 黃紋細腰蜂 熊蜂

D-081

D-082

D-083

D-084

D-085

 義大利蜂 義大利蜂 螞蟻 台灣巨蟻 黑棘蟻

D-086

D-087

D-088

D-089

D-090

 紅艷天牛 星天牛 星天牛 薄翅天牛 台灣白條天牛

D-091

D-092

D-093

D-094

D-095

 大木吸蟲 雙紋褐叩頭蟲 虹彩叩頭蟲 大青叩頭蟲 紅背朽木蟲

D-096

D-097

D-098

D-099

D-100

素材名稱

褐長腳蜂

攝影:左漢榮

觀察筆記

膜翅目胡蜂科,體長約20至26公釐,體色為紅褐色,腹部具有黑色橫紋。主要生活在中低海拔山區。圖中的褐長腳蜂正在休息並清理翅膀。

學習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環境教育

素材名稱

食蚜蠅

攝影:左漢榮

觀察筆記

翅目食蚜蠅科,因外型酷似蜂類而經常被誤認為蜂,幼蟲以蚜蟲及介殼蟲為食。成蟲出現於花叢間及蚜蟲多的地方,以花蜜為食,並吸食蚜蟲所分泌的蜜露,被視為益蟲,其翅膀振動速度很快,經常懸停在空中飛行。

學習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環境教育

素材名稱

食蚜蠅

攝影:左漢榮

觀察筆記

雙翅目食蚜蠅科,因外型酷似蜂類而經常被誤認為蜂,幼蟲以蚜蟲及介殼蟲為食。成蟲出現於花叢間及蚜蟲多的地方,以花蜜為食,並吸食蚜蟲所分泌的蜜露,被視為益蟲,其翅膀振動速度很快,經常懸停在空中飛行。

學習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環境教育

素材名稱

黃紋細腰蜂

攝影:左漢榮

觀察筆記

膜翅目細腰蜂科,體長雌蟲30~35公釐,雄蟲25~30公釐。雌蜂體色黑色;腹部柄節細長,橙褐色,腹柄兩節節間具黑色橫斑;各腳腿節以下橙褐色。雄蜂腹柄第二節下側橙褐色,其餘各部分體色均為黑色。

學習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環境教育

素材名稱

熊蜂

攝影:左漢榮

觀察筆記

膜翅目熊蜂科,體軀碩大,在所有的蜂類當中,屬重量級的蜂類。熊蜂是一種社會性的昆蟲,牠們的食物以花粉和花蜜為主,在台灣極為常見。熊蜂與蜜蜂最大的不同處是後腳具有脛距,而蜜蜂則無。

學習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環境教育

素材名稱

義大利蜂

攝影:左漢榮

觀察筆記

膜翅目蜜蜂科,為俗稱的蜜蜂,工蜂體長約13至15公釐,全身被有黃褐色絨毛,是一種社會性的昆蟲,在蜂群中有雄蜂,后蜂及工蜂之分,是一種很早就被人們馴養的昆蟲,牠們能釀造蜂蜜,分泌皇漿及蜂臘並傳播花粉,在農業或經濟上具有相當大的貢獻。

學習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環境教育

素材名稱

義大利蜂

攝影:左漢榮

觀察筆記

膜翅目蜜蜂科,為俗稱的蜜蜂,工蜂體長約13至15公釐,全身被有黃褐色絨毛,是一種社會性的昆蟲,在蜂群中有雄蜂,后蜂及工蜂之分,是一種很早就被人們馴養的昆蟲,牠們能釀造蜂蜜,分泌皇漿及蜂臘並傳播花粉,在農業或經濟上具有相當大的貢獻。

學習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環境教育

素材名稱

螞蟻

攝影:左漢榮

觀察筆記

膜翅目蟻科,工蟻體長約2.5公釐,螞蟻為大家最為熟悉的常見昆蟲,種類相當多。其嗅覺奇佳無比,往往帶給居家環境許多麻煩。螞蟻是一種社會性昆蟲,全巢有后蟻、雄蟻及工蟻之分,各司其職。螞蟻的食性很雜,牠們在動物界中扮演生態學上重要的分解者角色。

學習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環境教育

素材名稱

台灣巨蟻

攝影:左漢榮

觀察筆記

膜翅目蟻科,工蟻體長約11至12公釐,觸角及腳部細長,頭部及胸部為紅褐色,腹部為黃褐色與黑色相間的橫紋,常出現在中低海拔的森林地區,為螞蟻類中體型較大的種類。

學習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環境教育

素材名稱

黑棘蟻

攝影:左漢榮

觀察筆記

膜翅目蟻科,工蟻體長約7公釐,體色黑色具有光澤,胸部後方具有棘刺,是中低海拔的農地及其他次生地常見的一種螞蟻,在灌木叢的樹幹上築巢,為螞蟻類中體型較大的種類,經常可在灌木叢或中空的枯枝內發現。

學習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環境教育

素材名稱

紅艷天牛

攝影:左漢榮

觀察筆記

鞘翅目天牛科,為完全變態昆蟲,生活史需經卵、幼蟲、蛹及成蟲四個階段。體長約19至27公釐,體色為紅色,具有光澤,翅鞘中後方具有黑色橫紋,腳部及觸角關節處為黑色。成蟲主要於出現在春夏季,平地至低海拔地區常見的天牛之一。喜訪花或吸食植物流出的汁液。

學習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環境教育

素材名稱

星天牛

攝影:左漢榮

觀察筆記

鞘翅目天牛科,為完全變態昆蟲,生活史需經卵、幼蟲、蛹及成蟲四個階段。體長約26至37公釐,體色為黑色,具有光澤,翅鞘具有許多白色小斑點,觸角為黑白相間。成蟲主要於出現在春夏季,是平地至中海拔地區相當常見的天牛之一。夜晚燈光下偶而可見。

學習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環境教育

素材名稱

星天牛

攝影:左漢榮

觀察筆記

鞘翅目天牛科,為完全變態昆蟲,生活史需經卵、幼蟲、蛹及成蟲四個階段。體長約26至37公釐,體色為黑色,具有光澤,翅鞘具有許多白色小斑點,觸角為黑白相間。成蟲主要於出現在春夏季,是平地至中海拔地區相當常見的天牛之一。夜晚燈光下偶而可見。

學習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環境教育

素材名稱

薄翅天牛

攝影:左漢榮

觀察筆記

鞘翅目天牛科,為完全變態昆蟲,生活史需經卵、幼蟲、蛹及成蟲四個階段。體長約40至58公釐,體色為黑褐色,雌蟲產卵管明顯突出。成蟲主要於夏季出現在中低海拔山區,成蟲具有趨光性。

學習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環境教育

素材名稱

台灣白條天牛

攝影:左漢榮

觀察筆記

鞘翅目天牛科,為完全變態昆蟲,生活史需經卵、幼蟲、蛹及成蟲四個階段。體長約47至60公釐,體色為灰黑色,翅鞘及前胸背板具有白色或乳白色斑紋,鞘翅前端具有細小顆粒狀突起。成蟲主要於出現在夏季,生活在中海拔地區,成蟲具趨光性,在夜晚燈光下偶而可見。

學習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環境教育

素材名稱

大木吸蟲

攝影:左漢榮

觀察筆記

鞘翅目木吸蟲科,為完全變態昆蟲,生活史需經卵、幼蟲、蛹及成蟲四個階段。體型不大,成扁平狀,體色為黑褐色,翅鞘具有明顯縱溝,兩翅鞘中各有兩枚黃色小圓點。主要出現在中海拔山區,成蟲以樹易及腐果為食。

學習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環境教育

素材名稱

雙紋褐叩頭蟲

攝影:鄭清海

觀察筆記

鞘翅目叩頭蟲科,為完全變態昆蟲,生活史需經卵、幼蟲、蛹及成蟲四個階段。體長約25至32公釐,體色為灰褐色,前胸背板中央有兩枚小黑點,兩翅鞘中部靠外緣處緣各有一枚黑褐色斑紋。主要出現4至10月中海拔山區,成蟲具有趨光性,經常出現在燈光下。

學習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環境教育

素材名稱

虹彩叩頭蟲

攝影:鄭清海

觀察筆記

鞘翅目叩頭蟲科,為完全變態昆蟲,生活史需經卵、幼蟲、蛹及成蟲四個階段。體長約30至39公釐,體色為綠色並具有明顯的金屬光澤,前胸背板外緣兩側具有紅色縱紋,非常容易辨認。主要出現夏季中低海拔山區,經常是在樹冠頂活動,被列名為保育類昆蟲之一。

學習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環境教育

素材名稱

大青叩頭蟲

攝影:左漢榮

觀察筆記

鞘翅目叩頭蟲科,為完全變態昆蟲,生活史需經卵、幼蟲、蛹及成蟲四個階段。體長約36至44公釐,體色有深綠、綠褐、藍綠等不同的顏色,具有明顯的金屬光澤。主要出現4至10月低海拔山區,為叩頭蟲科中最長見的種類之一。

學習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環境教育

素材名稱

紅背朽木蟲

攝影:左漢榮

觀察筆記

鞘翅目朽木蟲科,為完全變態昆蟲,生活史需經卵、幼蟲、蛹及成蟲四個階段。體長約15至18公釐,體色為黃褐色至橙紅色,腳部除腿節為黃褐色外,其餘均為黑色。成蟲主要於春夏二季,出現在中低海拔地區,成蟲具有趨光性。

學習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環境教育